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气候多变、湿气重,易引发春困、呼吸道疾病等问题。如何科学养生、预防疾病?中医药又有哪些实用保健技巧?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儿科孙香娟主任与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马界主任,为您科普清明养生知识点,快查收。
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因此,清明节是养肝的好时机。只有肝气不郁不亢,人体气机才会通畅,气血才能调和,各个脏腑的功能才得以保证正常。
因此,清明时应多食枸杞子、大枣、豆制品、动物血、银耳等对肝脏有益的食物,滋补肝之不足或预防肝脏功能下降。但此节气不可对肝脏过于进补,饮食养生当以养肝柔肝为主,兼顾健脾养胃。
【茶饮食膳推荐】
①玫瑰陈皮茶
原料:玫瑰花10克,陈皮10克,或按此比例搭配,冰糖少许。
做法:将玫瑰花、陈皮清洗备用。加水500mL,水沸后放入上述材料,熬开后用小火继续熬5分钟,加入适量冰糖即可。
功效:疏肝除湿。
适应证:肝郁气滞导致的胁痛、脘腹胀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等。
注释:玫瑰花具有行气养血、柔肝醒胃、美容养颜等功效;陈皮是一味疏肝理气的药食两用药,此二者搭配,加入冰糖以滋阴润燥,解郁效果极佳。
②蒲冬饮
原料:蒲公英5克,麦冬5克,枸杞子3克,或按此比例搭配,冰糖少许。
做法:蒲公英、麦冬、枸杞子干品清洗后备用。加水500mL,熬开后用小火继续熬10分钟,根据情况加入适量冰糖,即可饮用。
清明节气时,阳气升发、肝气旺盛,小儿易出现肝火偏旺、脾胃虚弱或呼吸道问题。穴位保健也很重要,儿童节气推拿三要穴:清肝经、补脾经、揉肺俞,赶紧实操起来吧。
(1)清肝经(平肝泻火,疏肝理气)位置:食指末节掌面,从指根至指尖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指腹从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离心方向),100-300次。
功效:清明肝气易亢,清肝经可平肝泻火,缓解烦躁、眼屎多、夜啼等肝火症状,调和气机。
(2)补脾经(健运脾胃,祛湿助运)位置:拇指桡侧缘,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拇指屈曲,沿桡侧缘从指尖推向指根(向心方向),100-500次都可以。
功效:清明湿气渐增,补脾经可增强脾胃运化,改善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脾虚湿困问题。
(3)揉肺俞(宣肺固表,防呼吸道病)位置: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双侧)。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50-100次。
功效:清明温差大,易感外邪,揉肺俞可宣肺气、增强卫外功能,预防感冒、咳嗽、过敏性鼻炎等。
通过这三个穴位调理,可帮助孩子在清明节气平衡肝脾、增强体质,适应气候变化。怎么样,内外皆养,赶紧安排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