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里
外科手术一直是西医的强项
今天(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
跟我们穿越到明代挂个号
见识下古代老中医是怎么做外科手术的
三个看点带你了解
明代医疗器械
600多年前的“柳叶刀”找到了
别再说中医不会做手术了
600多年前的这套手术工具
主打一个全面
不仅有镊子、剪子
还有大家眼熟的“柳叶刀”
这套明代医疗器械是我国目前为止
出土最早、最全的一套中医外科医疗器械
接下来我们就挑重点盘一盘
明代中医都具体用啥做手术
柳叶式外科刀
它和现在医生用的柳叶刀非常相似
刀端尖锐呈柳叶形
刃口较长
主要用于切开、切除病灶比较深、范围比较大的病变
用刀时平行于皮肤,横向切
平刃式外科刀
和前者柳叶刀不同
它的刀端比较扁平
主要用于切开较小面积的病灶
用刀时垂直于皮肤,纵向切
这两把医刀为我们提供了14世纪时的实物
剪子
这两把剪子分别是组织剪和线剪
基本和现在的剪刀一致
前者剪除一些死皮、腐肉和坏死组织
后者在外科手术中常用来拆线
淋洗壶
中医传统疗法外科淋洗法的一种工具
用法是把热药倒入壶状容器中
不断淋洗患处
这台手术的主刀医生是谁?
20世纪70年代中期
在长泾(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平整土地时挖掘出一座古墓
出土了这套医疗器械
而古墓的主人正是
元末明初的中医外科名家夏颧(号雪洲)
他品行端正,博学多才
精于疮疖外科
重视病人的药物调理
并能自制药膏、药丸
明于医疗碱艾之术
后人称颂
雪洲学博行善,施医惠贫,以针济人。
外科医疗器械的出土
说明夏颧精于针灸、医术高明的记载不仅靠谱
而且反映了元明之际
江阴在外科手术和外治医学上的发展水平
是我国古代医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实物资料
上班暂停 小编去找江阴老中医开药方了
说到中医
现如今可是吸引了不少年轻人
作为闻名全国的中医之乡
江阴成功引起了小编的注意
△图源:方志江苏
据《江阴市志》记载
早在魏晋时期
江阴就有医学记载
唐初设立医药博士
宋代设置医目
元代设置医学教授和惠民药局
江阴的中医文化自宋元积累至明清辉煌
△图源:方志江苏
再加上自古滨江近海
独特的地理位置
孕育出丰富的中草药资源
涌现出一批中医大拿
熟知的中医流派有
温病学派、伤寒学派、经方学派、杂病诊治“龙砂八家”、澄江针灸学派
△《经方实验录》江阴市博物馆藏
其中,经方学派的鼻祖
“近代经方大家”曹颖甫
所著的《经方实验录》
奠定了临床经方应用规范
△图源:方志江苏
温病学派的创始人柳宝诒
创设了距今已有135年历史的致和堂
致和堂有多出名?
南有庆余堂,北有同仁堂,中有致和堂
便是最好的诠释
致和堂膏滋药制作技艺
还是江阴地区唯一一项国家级非遗
心动不如行动
小编已经在去江阴挂号和看展的路上啦~
得一剂妙方
祛一处病症
佑一方安宁
传承和创新千年瑰宝中医药文化
为我们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武慧峰
文案丨王楠
视觉丨喻偌洢
审校丨左中明 肖大贵
记者丨汤涛
统筹丨刘莹 武贺
特别鸣谢丨江阴市博物馆 总台江苏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
指导单位丨国家文物局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