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国首个“人机共驾”事故责任判定解决方案落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4 13:12:00    

近日,平安产险联合中汽中心与问界推出组合辅助驾驶事故责任判定一体化解决方案,标志着“人机共驾”时代事故责任判定解决方案的诞生。据悉,上述三方构建了“数据存证—智能判责—司法鉴定”标准化判定流程,该流程的核心目标在于消除责任认定不清的障碍,显著提升保险理赔服务效率与客户体验。

近年来,载有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家用轿车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77.8%,16万元以下市场智驾装车率也持续攀升。随着组合辅助驾驶功能普及,人机交互模式下事故责任界定模糊成为保险行业与消费者共同面临的难题,影响了保险理赔效率与公平性。

根据2022年正式实施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我国将驾驶自动化划分为6个等级,L0级至L2级为驾驶辅助,驾驶员必须全程监控驾驶;L3级为有条件自动驾驶,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需迅速接管;L4级为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可在特定场景下实现较为自主驾驶;L5级为完全自动驾驶,车辆可完全摆脱人为干预。

从保险产品责任划分来看,传统车险以驾驶员过错为核心,但辅助驾驶技术引入“人机共驾”模式后,责任链条涉及驾驶员、车企、算法等多方主体,定责难度陡增。目前,业内外普遍认为事故责任界定模糊将使保险赔付更为复杂。

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张琦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责任厘定的角度来看,在L2级及以下级别,驾驶员始终是责任主体,需要持续监控系统运行状况。倘若事故是驾驶员未及时接管系统导致的,那么驾驶员将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而一旦车企将驾驶自动化等级明确划分为L3、L4级,这就意味着车辆具备了有条件或高度自动驾驶能力。在此情况下,车企将成为责任主体。不过,驾驶员在未响应系统接管请求时,同样需要承担一定责任。这种责任划分的复杂性,使得保险赔付责任更为复杂。

据平安产险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该创新项目推动落地过程中,平安产险基于对辅助驾驶功能风险的深入研究和保险理赔数据的分析,设计并推出了覆盖全场景的辅助驾驶风险保障方案,并促成与中汽中心(提供权威技术鉴定与数据存证支持)及问界(提供核心车辆运行数据底座)合作,确保了智能判责结果能够无缝对接保险赔付标准,使责任判定结果真正落地为高效、透明的理赔服务。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技术的进步,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技术走进生活只是时间问题。“随着技术迭代加速,辅助驾驶功能相关传感器和芯片等硬件成本不断下降。同时,软件算法的不断优化,模块化和标准化设计大量应用,AI大模型的不断普及,促进软件成本下降明显。加上政策引导和用户需求,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普及化进程加速。”乘联分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图片
来源:金融时报
记者:王笑
编辑:杨致远
邮箱:fnweb@126.com


相关文章
全国首个“人机共驾”事故责任判定解决方案落地
2025-07-04 13:12:00
【有理贵阳】发挥人工智能“头雁”效应
2025-06-30 11:30:00
购买“3C认证”贴纸过安检,1元能买1000枚?律师:或涉嫌违法
2025-06-29 14:34:00
孕妇雨中驾车腹痛难忍,龙岗交警铁骑代驾护送就医
2025-06-22 10:50:00
广东等六省联合治理高速路交通安全风险
2025-06-21 08: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