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这个时候人们就开始准备七月的鬼节。
古代的人们特别相信阴间的存在,也相信阴间有着许许多多的鬼神,而且鬼神是可以影响到人间的,所以世间的一切活动都要按照阴间鬼神的活动来进行。
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中元节这个节日,象征着阴间的鬼魂在特定的日子里回到了阳间探望亲人。
中元节的传统习俗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这个节日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的中国称之为“七月半”,起初这个节日只是用于祭祀帝王和祖先,在三国时期才逐渐演变成祭拜亡故亲人和鬼魂的日子。
如今,中元节逐渐演变成一个既有纪念意义又有一定休闲娱乐性质的节日。
这个节日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了,对于这个祖辈遗留下来的习俗,现在的人还是非常重视的。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人们对于中元节这一天本应该保持着敬畏心,对待鬼神也应该保持着谨慎的态度,但是这一天我们都非常喜欢将它当做一个放假的理由,和家人一起去外面游玩。
但是其实七月十五这一天有一条“鬼节三不出”,这三不出也就是这一天我们应该注意的事项。
这三“不出”分别是,第一,晚上不要外出游玩,第二,不看鬼戏,第三,不去游泳。
晚上不要外出游玩,是因为古代的人们普遍认为夜晚是属于鬼神活动的时间段,因此晚上走在大街上难免会遇到一些徘徊在人间阴间的鬼魂。
宗教上来讲,因为阳间的人的身上有阳气而鬼神身上都是阴气,如果阳气过盛容易冲撞到鬼神,所以阴神就会让阳气过于旺盛的人遭到一些灾祸,比如说身上被缠住、被鬼拉、或者被带去阴间等等。
相传还有一个故事,在清朝时期,有一个名叫王全福的人,他在七月十五这天晚上带着自己的儿子去捉蛙,后来王全福发现天色已经黑下来了,但是他的儿子仍旧不肯走,于是他就一个人回去了。
而直到第二天王全福回来后发现自己的儿子竟然没有回来,于是就急忙去找,在树林生中找了很久,也没找到自己儿子的影子,这天晚上也就这么过去了。
但是直到早上又去找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儿子竟然跌死在了井里,如今已经不能复生了,王全福很受打击,就问自己的儿子说:“你明明就在我身边,但是为什么会跌死在井里?”
他的儿子就说:“因为我想回家了,就想爬出井去找你,但是井上面的草又长得很密,看不清,于是不小心跌进井里摔死了。”
后来从他的儿子口中得知那天根本没有王全福带着他去抓蛙,而是他自己偷偷跑出去玩的,试想一下,如果王全福那天晚上不回家,他的儿子和自己都能平安无事,所以这就是夜间不出门的后果。
还有第二点,就是不看鬼戏,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原因就是在剧场中表演时都会用到一些布景道具,其中会有很多关于鬼神类形象的道具,比如说一些面部夸张、看起来非常可怕的面具,或者说会进行一些血腥杀戮场面表演等。
这样作业容易冲撞到那些游荡在阴曹地府的鬼神,所以为了不影响到自己,所以万万不能看这样关于鬼神类戏剧。
还有第三点,就是晚上不能游泳,这个也是因为晚上容易有鬼,在水里面游泳更容易招惹水里的鬼。
我们都知道在水里面人很容易出现危险,尤其是那些水浅而且黑乎乎看不清楚深度的地方,更加容易出现问题,因为看不清楚容易一时大意,就可能出什么危险,这样就更容易招惹来水里的鬼神了。
所以为了保证安全,我们不仅不能晚上游泳,而且也不能去那些不认识水性的地方游泳。
民间还有很多关于“水鬼”的故事,比如说洪水之时,有水库泄洪,有的人去河边玩,不小心掉下河,被洪水卷走淹死,这个就变成了“水鬼”。
既然中元节是祭拜亡者和鬼神的,那么中元节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祭拜仪式。
祭拜仪式大致有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对供奉食品进行处理,第二步是准备供奉物品,第三步是点燃纸钱,然后进行烧纸。
准备供奉食品其实并没有什么讲究,只要一样新鲜干净就可以了,但是之前也有提到过供奉东西尽量不要用那些动物尸体,因为我们不能随便杀生,更不能杀自己祖先亲人的生灵,这样是不敬的行为。
而且供奉食物一般以素食为主,不要供奉肉食,一般供奉米饭、蔬菜、饼干、水果等食品即可。
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已经提高了许多,我们吃饭的时候不仅自己吃得好,还要给自己的亲属也准备好丰盛的大餐,但是往往既然是祭拜亡者,那就不能随便处理他们供奉的食物了,最好还是应该让他们吃完再收起来。
然后准备供奉物品,其实也就是一些其他的小物品,比如说香烛、纸钱等东西,这些物品也是供奉给阴间鬼魂用的不需要太过于奢华,只要能用就可以了。
最后一点就是烧纸钱,其实烧纸钱不是为了给祖先用,是给他们用,实际上就是为了讨个吉利,并且也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敬畏之心。
所以在七月十五这一天,其实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对供奉物品进行处理,另外还要遵循“鬼节三不出”。
中元节这个节日从古代延续至今也有很久了,我们并不能因为现代社会没有了阴神怪谈,就否认祖先和古人的智慧,他们曾经拥有超于人类认知之外的智慧,同样我们也要尊重他们对生命和身后世界的信仰。
因此对于中元节这个传统文化,要有敬畏之心,才能保平安。不然的话万一撞上什么邪祟,那可不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