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世界的苏联解体,让紧绷在两极的世界瞬间松懈下来,这种回弹的连锁反应,也让许多东欧国家分崩离析。
南斯拉夫,也在这场巨变中一分为七,七个国家中,有些继承优势,经济腾飞,有些深陷泥潭,难以为继……
克罗地亚作为第一个独立的国家,分得了1778公里的海岸线,而整个南斯拉夫的海岸线也不过2142公里,克罗地亚就分走了百分之八十。
众所周知,海岸线代表着港口、贸易、经济机会,这使得克罗地亚在经济禀赋上抢占了先机。
一谈到“欧洲火药桶”大家都不陌生,这就是巴尔干半岛,克罗地亚正巧坐落其上,战争自然免不了,与解体一同到来的还有与塞尔维亚民族为期四年的战争。
众所周知,战争对于经济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克罗地亚自从战争后国内经济受到了重挫。
好在随后,克罗地亚加入了北约和欧盟,这相当于得到了欧洲以及美国在内国家的市场份额,迅速拓宽了市场后的克罗地亚凭借着自身的优势,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
各大平台上也经常能看到“这一生一定要去一次克罗地亚”的宣传,的确,旅游业也是整个克罗地亚的支柱产业。
这里丰富的古罗马时期遗址以及发达的经济带来的完善的基础设施成为了克罗地亚丰富的旅游资源。
例如古城杜布罗夫尼克保留着13到15世纪的许多古城堡,是名副其实的城市博物馆,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也是疗养与旅游胜地。
克罗地亚依托其海岸线以及与意大利遥遥相对等地理优势,经济基本上都依靠第三产业,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制药造船等技术密集型产业也相当发达。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样发达的经济为发达的文化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克罗地亚极其重视体育,人口并不多却是“全民足球”,青年训练体系十分强大,莫德里奇、科瓦切奇等名将就出于此。
此外,想来大家都对《克罗地亚狂想曲》有所耳闻,这正是克罗地亚音乐家马克西姆的一首成名曲,《野蜂飞舞》这首世界上最快的钢琴曲也出自其手。
从这位“造型摇滚”的钢琴家身上,也可以窥见克罗地亚这个国家的音乐造诣之深厚。
因此克罗地亚这个国家虽然大家可能鲜有耳闻,但这个国家在国际上其实是非常低调,属于“闷声发大财”的类型。
如今的克罗地亚俨然成为了东欧地区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上的地位仅次于波兰。但其他几个国家,则不是都如此幸运......
就说塞尔维亚,哪怕独立也仍然面对进一步解体的风险,在这种脆弱性当中,我们可以窥见曾经南斯拉夫解体的本质原因。
巴尔干半岛群山坐落,将土地分割成相对独立的区域,耕地分散,又受悠久历史宗教文化的影响,这片土地上的民族相对独立,四分五裂。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民族解放运动相继爆发,这使得南斯拉夫王国颇具雏形。然而这个脆弱的雏形很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沦陷在德国闪电战的强势进攻下。
这样的危急时刻,年近五十的铁托上台,团结了各路反法西斯势力,成立了南斯拉夫游击队,将巴尔干半岛上的德国法西斯势力基本驱逐干净。
在铁托的主持下形成了南斯拉夫联邦,后来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二战后,世界迅速陷入了美苏争霸的漩涡当中,面对两个超级大国,大部分国家都选择站队,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首富”的南斯拉夫,却拽得独具特色。
本来南斯拉夫决定跟着社会主义老大哥苏联混,可是实在受不了压迫,最终果断选择与苏联割袍断义。
从此南斯拉夫选择走“独立不结盟”的独立发展道路,成了少有的中立国家,当然,南斯拉夫夹在两个大国之间却不依附任何一方,也是有自己的底气的。
毕竟曾经的南斯拉夫在铁托的带领下给过强大的德国法西斯当头一击,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把入侵者给赶了出去,让世界人民都看到了其勇猛善斗的天性和不容小觑的军事力量。
二战后,他们仍保持了两百万现役部队以及各类武器装备,当时号称全世界第四大军事力量。
有这样军事力量的护航,以及美苏对峙,没心思放在其他事情上,铁托带领着南斯拉夫开始大力发展经济,南斯拉夫进入了黄金时期。
不到二十年,南斯拉夫就成长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最富有的国家,人均GDP甚至曾超过苏联,人民生活水平可以与西欧发达国家一较高下。
就拿当时的我国来对比,家里拥有一台黑白电视都能让左邻右舍羡慕不已,南斯拉夫家庭却基本上都开上了小汽车。
甚至当时国家还提供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经济发达程度可见一斑。
可惜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的震波并未轻易放过南斯拉夫,而且,南斯拉夫已经让西方国家看到了它的潜力。
他们自然不能放任这样重要的地理位置上成长起一个统一而又强大的国家,成为日后对他们的威胁,少不了从中作梗。
失去了二战时反法西斯这样一致的目标和铁托的强领导力,南斯拉夫昔日荣耀如昙花一现,国内各民族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最终分崩离析,成了如今的样子。
而谈到分裂出的塞尔维亚,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疫情爆发时在中国大火的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
当时塞尔维亚总统含泪向外求助,一边可以看出总统爱国心切,一心为民,另一方面不难看出,塞尔维亚国力确实较弱,对外依赖强。
海岸线问题上,塞尔维亚是惨上加惨,直接在解体后沦为了内陆国,进出口如果要走海运都受制于人。
雪上加霜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科索沃战争还在大把大把地燃烧着经费和人力。
塞尔维亚认为科索沃并非一个独立国家,而是塞尔维亚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但是许多西方国家为了各种原因,都支持科索沃独立。
其实科索沃问题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由于地形的分割,科索沃的地理上相对独立,民族上也相对独立,这种独立在南斯拉夫解体的大背景下就显得更为突出。
曾经的科索沃实行民族自治,后来因为其独立之心的萌发,被收走了自治权,被夺权的科索沃当然是心有不甘,直接出台了独立的法律试图独立,最终演变成了武装暴动。
巴尔干半岛在地理位置上十分重要,这里出现强大而统一的国家自然是是一种很大的经济、政治威胁。
所以科索沃独立或者至少是现在的分裂、对峙态势都十分符合西方国家的利益。
曾经南斯拉夫的解体就有西方国家在背后“捣鬼”的原因,如今这个“碎上加碎”的机会西方更是想把握住。
西方国家对科索沃的支持反哺了这种混乱的局面,实际上,本来科索沃秉持的是“非暴力不合作”,正是西方提供了武器和教官,才让这一争端迅速演变成了暴力对抗。
这也就让塞尔维亚虽然从南斯拉夫独立出来,却难以挣脱出战乱的泥潭,经济更是别提有多难发展。
这场科索沃战争还让塞尔维亚失去了黑山。黑山是南联盟临海的部分,塞尔维亚在失去了黑山后彻底沦为了内陆国。
其实南斯拉夫刚刚解体的时候,黑山与塞尔维亚是作为“南联盟”这一整体而存在的。
在科索沃闹独立以后,黑山便觉得,科索沃和塞尔维亚的争端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与黑山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自己白白被拖累进了这场战争漩涡。
于是,2002年,南联盟也宣布解体,这正好符合西方将巴尔干半岛“一分再分”,让其失去形成统一强大国家的可能的战略目标。
黑山在瓜分海岸线上相对好些,分得了293公里,这也得益于本身其领土就临海,所以也还算不错。
再来说说斯洛文尼亚,它也算是几个国家中相对富裕的了,因为其与海上丝绸之路有着亲密的关系。
这个国家境内一条岛上小路,就是现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吕宋海峡,于是其所在城市也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之都”,成为了重要的旅游打卡地。
斯洛文尼亚仅有46公里的海岸线,别看海岸线短,它的经济价值可真不小,其中科佩尔港脱颖而出。
评判一个港口经济价值多考虑它的“联动能力”,通往这个港口的铁路公路建在平原上,路线短,驾驶难度小,运输速度快,自然提升了这个港口的经济价值。
可以说,整个国家的经济腾飞都离不开这个小小的港口。
斯洛文尼亚也在2004年加入了北约和欧盟,经济也是一飞冲天,成为了经济发达的国家。
最后剩下的两个国家,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提到波黑,大家也许觉得陌生,但是一提到萨拉热窝,大家都知道。
而现在的萨拉热窝是波黑的首都,如今已经人口稀少,四周环山的封闭地形导致交通不便,经济自然也难以发展。
波黑在海岸线上的份额可谓更惨,只分得25公里,这仅有的25公里海岸线,还暗礁林立,小岛屿多,根本无法建造大型港口,也就失去了经济价值。
雪上加霜的是,波黑境内多山,修路难度很大,这样糟糕的交通环境也阻碍了波黑的发展。
经济上,波黑可以说是欧洲数一数二的穷国,但是波黑自身也在不断寻求突破,近几年波黑大力发展旅游业,也算是寻找到了新出路。
同样沦为内陆国的还有北马其顿,为了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北马其顿积极努力想要加入北约和欧盟。
可北约是成功加入了,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入欧遭到了希腊与保加利亚的反对力量阻挠。
北马其顿是一个女多男少的国家,盛产美女,许多女性从事模特行业,这里的工业发展薄弱,没有代表性工业,贫困人口高达百分之二十二,经济发展实在没有可圈可点之处。
并且,由于特殊的地理构造,北马其顿地震频繁,国内甚至有一座马其顿地震博物馆,可见环境并不宜居,自然发展也就受限。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其地理依托,曾经南斯拉夫的荣光借力于其特殊区位。
南斯拉夫之所以会被西方国家盯上,最终走向分裂,也是因为其地理位置以及内部自然地势对民族的分割。
如今分裂之后,在各国的发展中,地理自然也是决定性的因素,分到最长海岸线的克罗地亚成长为了经济文化双腾飞的发达国家,斯洛文尼亚凭借一个港口的优势,GDP便遥遥领先。
而群山坐落的马其顿,内陆国塞尔维亚则迟迟无法实现经济的飞跃,地理条件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可见一斑。
此外,我们可以从各国发展轨迹中看到,缺乏民族、宗教、文化共识的国家,哪怕短暂的凝聚在了一起,也是容易分散的,这对我国也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和目标是十分必要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也是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团结的适合中国的政策方针,应该看到这些政策对于我国统一发展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