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合同造假怎么定罪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6 14:46:43    

合同造假在不同情况下的定罪和处罚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民事赔偿责任

合同造假若给他人造成损失,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行政责任

合同造假行为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但具体情形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判断。

刑事责任

合同造假若构成刑事犯罪,则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具体情形包括: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其他相关罪名

若伪造的合同加盖了某公司印章,可能构成伪造公司印章罪。

若该公司根本不存在,利用该合同进行诈骗,并达到一定数额,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

在刑事诉讼中,证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提供伪造的合同,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可能构成伪证罪。

建议

合同造假不仅会承担法律责任,还可能对企业的声誉和未来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企业和个人应严格遵守合同法律法规,诚信履行合同义务,避免因合同造假而触犯法律。

相关文章
涉案金额特别巨大!中信集团原副总经理徐佐被提起公诉
2025-04-14 10:13:00
三万元买布偶猫 后续治病花了六万元 医疗费谁来承担?
2025-04-14 09:14:00
招远市委原书记王彦博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案一审公开宣判
2025-04-11 13:54:00
上下公交车故意拉拽他人引发刑案
2025-04-08 08:42:00
公安部:在校大学生胡某被抓获,警方披露详情→
2025-04-07 13: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