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合同造假怎么定罪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6 14:46:43    

合同造假在不同情况下的定罪和处罚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民事赔偿责任

合同造假若给他人造成损失,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行政责任

合同造假行为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但具体情形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判断。

刑事责任

合同造假若构成刑事犯罪,则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具体情形包括: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其他相关罪名

若伪造的合同加盖了某公司印章,可能构成伪造公司印章罪。

若该公司根本不存在,利用该合同进行诈骗,并达到一定数额,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

在刑事诉讼中,证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提供伪造的合同,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可能构成伪证罪。

建议

合同造假不仅会承担法律责任,还可能对企业的声誉和未来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企业和个人应严格遵守合同法律法规,诚信履行合同义务,避免因合同造假而触犯法律。

相关文章
严打经济犯罪!公安部公布5起合同诈骗犯罪典型案例
2025-07-09 19:13:00
“85后”女科员骗补377万元,其中50余万元用于美容、买衣服等,获刑13年
2025-06-22 15:36:00
庭审研究 | “一手购房合同更名”行为是否构成“跳单”的法律问题探析
2025-06-04 18:17:00
宁夏财政厅原副厅长刘守保一审获刑11年
2025-06-04 13:11:00
因无资质处理固废,徐州沛县一村委会被环保部门罚款19万元
2025-04-19 15: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