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劳模风采·全国劳动模范|李利杰:誓做钢铁新赛道的“降碳先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4 16:22:00    

原标题:誓做钢铁新赛道的“降碳先锋”(主题)

——记“燕赵楷模”、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氢冶金作业区作业长李利杰(副题)

河北日报记者 贡宪云

4月30日,在河钢集团张宣科技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的主控室,李利杰紧盯着氢冶金智能控制系统界面上跳动的一个个数字,对新一批氢冶金产品的各类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

李利杰是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氢冶金作业区作业长。每日上班查看氢冶金数据,是他多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

自氢冶金示范工程一期项目投产以来,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开拓进取,誓做钢铁新赛道的“降碳先锋”,累计实施112项工艺优化改造,完成122项国产化替代,2项氢冶金技术行业标准获工信部批准立项。日前,他被授予“燕赵楷模”称号,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张宣科技前身是河钢集团宣钢公司。2006年大学毕业后,李利杰进入这家钢厂工作,围着高炉干了十几年,从普通操作工,一步步升为高炉工长、炉长等,成为技术攻坚的排头兵。

2021年,为落实“双碳”目标,这家企业退出了高炉转炉传统钢铁冶炼装备,开始建设氢冶金示范工程一期项目,这给李利杰的工作带来巨大改变。

当时,氢冶金工艺在我国尚属空白。对于进口设备和氢冶金工艺,李利杰知之甚少。

不会就学,不懂就问。在外国专家进驻张宣科技后,李利杰带领团队一边请教外国专家,一边查阅资料,翻译和学习各类外文技术资料270余份。

科技创新之路没有坦途。

由于进口氢冶金设备是以天然气为气基设计的,而张宣科技是以焦炉煤气为气基进行生产,带来很多“水土不服”的问题。为尽快解决问题,李利杰几乎整天“泡”在工厂里,每天干到大半夜,平均一个月只回三四次家。

李利杰记得,试生产时,设备无计划停机多,启机时间也长。每次停机,物料全部排空,带来极大的损失。

“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固定其他的工艺参数,调节某一个参数来观察产品质量变化。”李利杰说,光是调节喷氧的流量参数,就花了3个月。

边试边学,一点点摸索,李利杰从一名门外汉迅速成长为行家里手。

靠着“闯拼干”精神,不到4个月时间,李利杰和团队就实现了进口设备和氢冶金工艺的完全自主操作。对于这个速度,外国专家表示难以置信。

回忆起2023年5月15日的那一幕,李利杰仍然难掩内心的激动。就在这一天,该工程一期项目生产的直接还原铁氢冶金关键指标达到合格产品标准,这成为中国钢铁史上由传统碳冶金向新型氢冶金转变的重要里程碑。

在该公司氢冶金创新工作室里,仍然保留着当天直接还原铁产品的取样标本。完成这样一项颠覆性创新,李利杰由衷感到骄傲。

据测算,与传统长流程相比,该工程一期项目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万吨,减排比例在70%以上。

创新是场永不停步的马拉松。在实现安全稳定连续生产基础上,李利杰带头对氢冶金设备自控系统、工艺操作等持续优化创新,提高生产效率。

开发出“锥部气体分配控制技术”、创新实施“氢基竖炉不排料、系统保压操作”……一系列创新,使氢冶金系统效率更高、效益更优。目前,公司直接还原铁金属化率最高为95.82%,每吨直接还原铁工序成本较设计降低200元。

如今,他和团队已申请氢冶金领域相关专利64项,获得授权27项,申报氢冶金技术相关标准11项,其中《炼钢用氢基竖炉直接还原铁》《氢基竖炉直接还原用球团》2项行业标准已被工信部批准立项。

2024年9月,李利杰带领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绿氢”氢冶金工业化生产,验证了“绿电—绿氢—绿钢”生产的技术可行性,助力企业迈出探索全绿氢近零碳排示范产线的重要一步。

“我的人生梦想就是带着团队开拓创新,持续探寻钢铁行业降碳更优解,为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全新的工艺路径。”李利杰说,下一步,他们将瞄准“绿氢新能源应用于冶金工业化工生产”和“直接还原铁多元化产品和新工艺研发”两个新方向,在氢冶金新赛道上砥砺奋进,为河北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贡献力量。

来源:河北日报

相关文章
劳模风采·全国劳动模范|李利杰:誓做钢铁新赛道的“降碳先锋”
2025-05-04 16:22:00
霸王龙和宇航员同框,打铁花点亮东方绿舟奇妙夜
2025-05-04 11:25:00
五四青年节丨风华正少年
2025-05-04 08:23:00
腾讯科技取得通信相关专利
2025-05-02 09:33:00
新引擎・冀势而上丨河北凭啥领跑数字经济新赛道 答案藏在这三点!
2025-05-02 03: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