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下午,三水区卫生监督所联合街道派出所、社区居委会,组织辖区中心城区30余家住宿场所负责人及卫生管理人员,开展了一场以“登革热与军团菌病双防控”为核心的专题培训活动。
这场理论与实操结合的“沉浸式”培训,为相继到来的广交会、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等重要活动筑牢卫生安全屏障。
精准聚焦两大风险 构建防控知识体系
培训会上,区卫生监督所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股负责人首先围绕“住宿场所登革热防控要点”和“住宿场所军团菌防控要点”两大重点,系统讲解了登革热与军团菌病的致病原理、传播途径及防控要点。
“登革热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伊蚊喜欢在静止的清水中产卵;军团菌则藏匿在空调制冷水塔、冷热水供应系统、加湿器等区域中,两者都与住宿场所环境管理密切相关。”区卫生监督所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股负责人特别强调,住宿场所防控登革热和军团菌病,重点是控制场所内外的水,包括及时清理积水、减少客房水流不动、定期清洗空调冷凝水托盘等。“这些细节往往决定防控成败。”
针对住宿场所防控重点,培训内容细化到住宿场所的客房内外管理。客房内管理重点包括:客房卫生间水龙头、淋浴花洒、马桶冲水箱等是否定期消毒,地漏、洗手盆等部位水封积水是否定期清排,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是否按照卫生规范进行清洗消毒和维护等;客房外管理重点包括:二次供水、集中式中央空调水塔、冷热水供水系统管理、绿植管理及喷水池等景观水系统管理等。
防控重点均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演示。不少参会者拿出手机拍摄课件,直言“这些都是平时容易忽视的管理盲区”。
实地教学破解难点 标杆酒店现场示范
理论培训结束后,全体人员前往佳田酒店开展实地教学。卫生监督员针对理论培训的内容进行现场演示。
在酒店客房内,卫生监督员打开窗帘,讲解住宿场所应按要求规范设置防蚊设施;在房间厕所内,卫生监督员对洗手台上放置的水养植物讲解换水要求。来到房间外,卫生监督员提问如何减少水流不动。
随后,让酒店工作人员打开房间之间的管道井,卫生监督员详细讲解,管道井冷热水管进入房间内的设置及回水设置,对于未设置房间单独回水管道的,容易产生管道积水。这种“带着问题看现场”的教学方式,让抽象的卫生标准转化为可操作的管理清单。
多方协同压实责任 开启长效监管模式
据了解,此次活动创新采用“监督+公安+社区”三方联动机制,后续将建立“培训—检查—回头看”闭环管理体系,尤其针对接待重要活动的场所实施“一店一策”精准监管。
值得关注的是,现场发放的《住宿场所宣传》及《防蚊灭蚊-预防登革热》的宣传资料中,对于住宿场所的卫生管理具有重要指引。某连锁酒店经理表示:“这种‘防患于未然’的培训非常及时,既教会我们怎么防控,也告诉我们怎么做好卫生管理,为我们开展日常的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指引。”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蚊媒传染病逐渐进入高发期。区卫生监督所将严格贯彻佛山市住宿场所卫生专项监督检查的相关要求,通过“现场执法+非现场执法”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住宿场所从“被动整改”向“主动防控”转变,为三水区群众和八方来客营造安全放心的住宿环境。
文/通讯员杜泽大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江楚莹
图/部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