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座城和一株花的双向奔赴 ——西宁打造“丁香之城”的生态掠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6 03:44:00    

本报记者 宋明慧

40年前,丁香被选定为西宁市花。然而,这之前它们就已互结情缘。后来,光阴的指针在年度的刻盘上转了一圈又一圈,但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内心深处,对于丁香的那份独情从未变过。

又到丁香盛放的时节,满枝簇拥的花朵连成一片又一片缤纷的花海,或在公园里、山坡上,或在绿地间、道路旁,把整座城市包裹其中,清浅的夏风弥散丁香的香气,引来追花赏花的人们,这座高原古城因丁香更添一份美丽和热闹。

打造“丁香之城”,这份属于西宁的浪漫背后,更承载着这座城市以绿为进的蓬勃朝气,闪耀着独有的生态魅力。

收集88种!西宁是丁香的“天选之城”

一眼望去,紫色、白色、粉色的花穗挂满枝头,好一派盎然的盛夏之景。花丛中的一处玻璃阳光房内,工作人员正悉心查看培育幼苗的长势、湿度,这些幼苗已长到10公分高,展示出顽强的生命力,这是西宁植物园植物与生态研究中心这段时间的平常之景。

在西宁乃至青海很多川水地区,说起丁香无人不识。作为西宁植物园植物与生态研究中心主任,满丽婷近年来一直参与丁香研究,对丁香品种收集、选育、品种分类等已熟稔于心。满丽婷说:“丁香研究其实就是引进来、选出来、再繁育推广,而这就经历了几十年之久。”

对于一种植物而言,选种可能要经历很多的困难,但种质资源收集和品种选育可谓研究的核心。收集引进的丁香品种分布在全国各地,多以北京、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北方地区为主。而把这些种质资源收集到西宁后,就要根据观赏特性和生长习性选择适合在西宁地区生长的品种,再对适生品种进行繁育技术研究和推广示范。

满丽婷告诉记者:“到目前收集了丁香种质资源88个种(品种)103份,这其中原种有20多个,品种60多个,主要工作就是利用种质资源选育良种,开展育种技术研究,培育新品种。”

说起丁香的育种技术,长期从事丁香研究的满丽婷随口道来:育种技术包括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方式,其中选择育种就是在播种的实生苗中选择变异较大的、符合育种目标的植株标记,再采用扦插、嫁接等方式进行扩繁,经过三四年观测,性状稳定后,才算是选育出来的新品种,再开展评审登记等工作。

“我们在收集到的种质资源基础上还要做一些科学研究,充分利用收集到的种质资源,设计不同的组合进行杂交,目的就是筛选出适应在高原地区生长,花大色艳、抗逆性强的新品种。”满丽婷表示。

丁香在国内外多有分布,西宁为何选择与丁香双向奔赴?丁香在外地和西宁种植,分别会表现不同的形态,但在西宁它的生长状况比别的地方更好,可以说西宁是丁香的“天选之地”。满丽婷说,丁香是一种耐寒耐旱、抗逆性强的植物,西宁气候冷凉适宜丁香生长,而且从城区绿化来讲,丁香在种植花灌木面积中还是占多数。

从西宁南北山到公园街道,一株株丁香树以最旺盛的生命张力展示着这座城市的生态颜值,历经几十年,一株株丁香新品种从实验室的一株幼苗变成高大的丁香树。

满丽婷表示,关于丁香的研究将不断持续。目前围绕丁香种质创新制定了短期、中期、长期目标,还要继续做好种质资源收集、育种相关工作,把选出来的优异品种推广出去,并在丁香文化深度挖掘、科普宣教上下功夫,让丁香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占到70%!丁香成城区花灌木种植的主力品种

在地处西宁南川河东岸的长青园里,一处坡地上的成片丁香树,平均高度超过1.5米。这些都是今年新栽种的苗木,按照它的生长周期会在明年正常开花。

西宁市林业和草原局城市绿化管理科科长杜向东介绍,今年西宁市扩展地域特色,优化植被种植结构,种植紫丁香、小叶丁香、什锦丁香等6个品种近万株,集中在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南山公园、长青园绿地内种植丁香共计27290平方米,在西宁市城中区滨河南路、南川东路东侧及城北区宁张路侧分带种植6140米。

“丁香作为城市绿化花灌木品种,像今年这样集中成片栽植丁香以前没有过,今年的种植面积大约如一个中型公园的大小。在绿化中专门突出丁香集中栽种,一方面是提升优化绿地品质,另一方面是为了成片展示的效果,让人们能就近赏花。”杜向东说。

西宁打造“丁香之城”,毋庸置疑丁香是基础。目前,丁香作为自然分布的乡土树种,种植面积占到西宁市城区花灌木种植面积的70%。拒初步估算,近几年西宁新栽种的丁香已经达到200万株以上,不少新优品种丁香正在积极推广应用。

这些年,西宁人都能真切感受到,家门口的绿地多了,公园街道的树种丰富了,花灌木也多了。说起变化杜向东有着至深感受,气候明显改善,走哪儿都能见绿,中层和底层也能看到开花植物,其中见得最多的就是丁香。

“最早是为了见绿,多以单调的榆树、杨树、柳树为主,后来生长气候越来越好了,就选择栽植花灌木,也是从种植丁香开始,紫丁香最为多见,现在也正经历不断丰富的过程。”杜向东说。

满城丁香满城香。自2011年杜向东来到西宁,已经过了14个年头,如今随着“丁香之城”的打造,丁香盛开处处是景,不仅美化了街道,装点了公园绿地,更衍生为生态品牌。杜向东说:“经过多年种植,丁香已经成为绿化树种中花灌木的主力品种,种植面积和种植数量占比较大。”

丁香遍布的花丛间,是络绎不绝赏花的人们,拿出手机定格丁香的美好。殊不知,这暗香浮动的背后离不开悉心的管养。杜向东说,春季是返青的关键时期,春灌是每年绿化中关键一环,今年因为降水少灌溉的工作量加大。除了浇水,每年的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也是管护的重点。

种得好花仍需养。“以后应强化专业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从集约化思维,从养护管理、技术、措施等方面多维突破,不断提升管养水平。”杜向东表示。

全国第一!丁香种质资源库已掌握60多个品种繁育技术

见到西宁植物园植物与生态研究中心林业工程师毛英时,她刚刚完成一株丁香的腊叶标本制作。“制作标本一方面是为了便于科普宣教,另一方面从分类学角度来说,是种质资源的档案资料,是分类学和植物进化研究很好的‘证明’材料。”毛英说。

大学毕业后,毛英就留在青海从事与乡土树种繁育相关的工作,但真正和丁香研究打交道要从2020年说起,这一年,全国首个丁香种质资源库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说起丁香,以前见到最多的就是紫丁香或暴马丁香,现在品种更加丰富了,数量也比以前大幅增加,尤其到西宁植物园植物与生态研究中心工作后,见到很多以前都没见过的丁香。”蓝紫色丁香、淡粉色丁香、蓝色丁香以及不同开花形态的丁香,让毛英大开眼界。

致力于丁香研究,毛英觉得丁香繁育和乡土树种繁育相似而又不同。说起近几年选育出的省级良种,毛英一一道来:紫丁香、暴马丁香、四川丁香、辽东丁香、巧玲花、花叶丁香……

花叶丁香因为根系发达,栽种在荒山荒坡上,能防止水土流失,目前也正在城市绿化中推广,它的成活率能达到90%以上,在西宁植物园丁香专类园、沈那公园等地都有栽植。参与了花叶丁香的选育扩繁,毛英说:“在群体中选出优株后进行扩繁,选择在西宁市及湟中区泥麻隆村、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三个不同海拔梯度的区域进行区域试验,和当地主栽丁香品种从成活率、生长率、开花情况等方面作对比,一般历经三年申报良种,进行审查认定。”

我们眼中淡雅轻盈的丁香,在毛英看来有着更专业的解读:“辽东丁香生长迅速、年生长量大,花叶丁香花序长、花期长、根系发达,从观赏性方面来说优势更突出,景观效果相较于其它丁香会略胜一筹。”

“在全国来说,西宁收集到的丁香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品种和数量算是比较多,现在已经掌握60多个丁香品种的繁育技术,其中多数采用嫁接或播种繁育手段,繁育出的大量苗子成苗后推广应用于城市绿化,目前推广出去的已经有近30种。”就像毛英所言,这是几十年来的不断积累和付出。

西宁打造“丁香之城”,对毛英而言是深入做好丁香研究的一次机遇:育种的同时开展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厘清收集来的丁香种质资源之间的亲缘关系,并进行归类。“目前选择紫丁香、白丁香来筛选控制花色的基因。以后我们还要持续加强育种技术的研究,选育出更多表现性状良好的适生新品种进行推广。”毛英如是说。

把时间的卷轴缓缓铺开,一代又一代执绿人,正如一朵朵寓意幸福的“五瓣”丁香,和丁香一起敢与干旱和贫瘠较量,丁香与西宁正美美与共,关于丁香的故事也将一直延续。

《青海日报》(2025年05月26日 第5版:江源生态)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相关文章
一座城和一株花的双向奔赴 ——西宁打造“丁香之城”的生态掠影
2025-05-26 03:44:00
贵州唯一!遵义这个社区要火!
2025-05-25 16:13:00
唯一获微软高管现场演示的剪辑软件!万兴科技Wondershare Filmora惊喜亮相BUILD
2025-05-22 00:04:00
鸿蒙生态迎“小满”时刻
2025-05-21 10:00:00
来尝鲜!南山赤松茸上市
2025-05-19 22: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