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凌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远怀/文 徐聪/图 实习生 林志楠
5月10日,“工业图强·企业家精神”活动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园博园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企业界以及政产学研用领域的代表齐聚一堂,以“凝心聚力·云枢启航·文明向新”为主题,碰撞思想、交流经验,推动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强化企业家作为经济发展主力军的使命担当。
活动后,北京开运集团副总裁史敬、河北畅达集团董事长王贵玉、深圳市鲲鹏一创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再宏接受记者采访,热议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与传承以及对郑州航空港的深刻印象。
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组织者,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发展的底气所在、希望所在。在谈及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时,三位企业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创新。
罗再宏接受记者采访
“我觉得现在的企业家精神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创新。”罗再宏说,创新才能驱动发展,创新首先要开发出新的产品并找到新的客户群,并通过新产品、新客户群提高资产的回报率,才能使企业发展保持可持续性。
罗再宏表示,面对当今世界的各种不确定性变化,唯有创新才能更好地拥抱这种变化,并将变化作为企业发展的常态,在变化中去寻找新的企业发展机遇。
“我觉得作为一名企业家,核心是要有创新思维,要有学习的思维,要有融合的思维。”王贵玉说,只有融合生态、融合行业、融合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家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觉得我们新一代的企业家精神,被赋予了一些新的背景,新的能量。既要有国际视野、技术创新,还要敢于争先、勇于参与全球竞争。”史敬说。
年轻一代企业家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对于企业家精神的传承,企业家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平台和机会与年轻企业家互相学习。
史敬接受记者采访
“新一代年轻的企业家们已经给我们交出了很好的答卷,可以看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商业航天、人工智能、大数据这些产业,已经涌现出很多年轻企业家。”史敬说,这些年轻企业家很有担当,敢于创新。
同时,史敬觉得中国企业家精神还是要传承下去,“老一辈企业家和年轻企业家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希望有更多的平台和机会互相学习,让我们对年轻企业家做一个好的表率。”
王贵玉认为,年轻企业家应该弘扬老一代企业家的公益心和社会责任心,同时要注重企业创新,让传统的加工制造业与现代的信息化、人工智能进行融合。
此外,王贵玉认为年轻企业家要拥有全球视野。“多走出去看一看,多了解外部企业家和国际企业家的融合思想、创新思维,是年轻企业家学习的好方向。”
作为此次大会的举办地,郑州航空港也给各位企业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没想到郑州航空港的发展这么快、这么好。”罗再宏说,作为一个在珠三角打拼多年的河南信阳人,第一次来到郑州航空港,他对这里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感到非常震撼。
王贵玉接受记者采访
“郑州航空港的快速发展,给未来企业高质量的发展或潜力的发掘创造了条件。”罗再宏坦言,作为一名投资人,希望未来能够找到与郑州航空港的合作点,扎根这片发展的热土。
“郑州航空港发展快”不是罗再宏一个人的感受。王贵玉告诉记者,郑州航空港的发展速度、企业落地速度让他印象深刻。“比亚迪郑州基地17个月投产,2024年汽车产量达到了50余万辆。我们原来都提‘深圳速度’,现在我觉得‘港区速度’更加让人吃惊。”
航空航天卫星产业是郑州航空港重点发展的四大产业之一,与北京开运集团的商业航天业务高度契合。“希望通过这次大会,把我们商业航天的上下游产业链,以及低空经济产业,能够聚集在郑州航空港的沃土之上。”史敬说。
史敬表示,郑州航空港发展非常迅猛,航空航天卫星产业也未来可期。“无论从支持政策、营商环境,还是产业聚集,力度都很大,希望我们也能扎根落户这片中原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