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邻浦东国际机场与上海东站两大门户枢纽,一片塔吊林立的工地正在吸引全球的目光。这里就是面积为0.88平方公里的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其中的先行启动区今年年底将完成封闭验收,实现国际商务合作区基本功能落地运行。
各方的高度关注源自于“全球首创、全国唯一”的特殊标签。建成后的国际商务合作区将是全国首家全新特殊类型区域,被视作国家战略的集成式创新载体。放在国际经贸环境尤为动荡复杂的当下,这一定位于国际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更像是一个明确的信号、一个醒目的标识,彰显着在中国持续扩大开放的这盘大棋中,浦东始终是站在最前沿的坐标。
今年是浦东开发开放35周年。迈向新征程的浦东正以更主动的姿态链接全球,用开放的确定性对冲世界的不确定性,为中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更多新的实践范例。
新平台
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不是国内现有特殊区域的简单复制,而是通过借鉴、集成和创新国内外各类区域功能打造的全新开放平台。
“随着中国高水平开放不断向纵深迈进,其背后的一条主线是要从物的开放,逐步向自然人的开放拓展,而国际商务合作区就将承载更进一步开放功能:把人和物的开放更好结合起来。”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局副局长赵宇刚告诉记者,这将是一次全球首创、全国唯一的全新探索。
在综合保税区、海关监管区和口岸限定区域管理制度基础上,国际商务合作区将叠加特定封闭区域人员跨境流动便利化政策与商务服务功能,通过“一线放开(对境外进入国际商务合作区的人员、行李物品实施便捷化管理)、二线管住(境内区外与区内之间的规范监管)”的创新监管模式,为跨境商务活动构建高效通道。
境外人员搭乘国际或地区航班自浦东国际机场入区无需核查中国签证等入境许可,凭商务合作区综合管理机构备案的有效邀请,可停留30天,并可根据需要申请延期。区内提供口岸签证办理服务,进一步便利跨境商务活动。今后,国际旅客可从浦东国际机场T3航站搭乘接驳车辆,10分钟即可直达国际商务合作区。
新突破
新平台搭建起来后,人和物的有序开放将催生出新的功能矩阵。以国际商务交流、国际会展和国际培训等核心功能为支柱,国际商务合作区瞄准的是构建全球化服务生态体系,而“空铁联运”的立体交通网络也为全球要素集聚、全球资源配置提供有力支撑。
今后,这里可以实现与浦东国际机场、上海东站的快速衔接;会议会展中心、联检大楼和货物查验场等核心载体也在快马加鞭建设之中。可以预见的是,不远的将来,更多高规格、高级别的全球商务活动将在整个区域内“丝滑”上演。
在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徐建看来,浦东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全面释放引领区、自贸试验区、浦东综合改革试点、“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和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等重大改革平台的集成效应,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综合成本,以一流营商环境便利各类要素充分集聚发展。
在上海海关监管下,两台沃尔沃旧液压泵主泵近日从浦东国际机场运抵上海沃尔沃建筑设备有限公司的再制造专业车间,即将开启“新生”。这标志着全国首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保税再制造业务落地浦东。此前,这家扎根浦东多年的外资企业已率先走通重点行业再制产品进口试点的新路径。
开放促改革的加速落地,正在为浦东带来更多新业态、新模式。再制造作为先进制造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与保税研发、保税维修等模式一起助推先进制造产业链向高端延伸。上海沃尔沃建筑设备有限公司后市场副总裁陈朝平表示,保税再制造业务是沃尔沃建筑设备全球布局的重要战略,亚太地区也只有位于浦东的再制造工厂有能力承接相关产品的再制造业务,此次保税再制造的新突破进一步巩固了这里的枢纽地位。
新动能
中国的发展始终是世界经济的核心驱动力,而浦东不断叠加的制度优势和服务也在为众多外资企业拓展中国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力。
根据富士胶片集团2024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其中国区销售收入已占集团的15%。在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财务部长、总经理室室长姚佳锋眼里,取得这一成绩,离不开浦东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举措。“在前瞻性政策支持下,2019年,我们设立中国区域跨境资金池,通过不断拓展,现已覆盖集团旗下几乎所有在华企业,并在去年6月成为陆家嘴金融城首批财资中心之一。”
财资中心的设立,大大降低富士胶片的跨境融资成本与汇率风险,更实现集团资源高效配置,为业务拓展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强化地区总部功能。
越是在逆流之时,越需要高扬开放旗帜,而改革与开放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今年年底,落地浦东的国际商务合作区先行启动区将投入运行。赵宇刚表示,国际商务合作区承载着高水平开放、系统集成改革等重要任务,将努力构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新高地,推动上海和浦东成为链动全球要素、推动合作共赢的重要支点,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更多“中国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