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1颗锂电池到9大主导产业| 贵州快步融入“两个市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3:47:00    

3月31日,位于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的贵州百思特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批四氧化三锰、碳酸锂等原材料在窑炉内经过8小时8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淬炼”,成品锰酸锂“出炉”。

借助资源优势,大龙经济开发区所在地的铜仁市,以“富矿精开”为抓手,重点布局中高端电池制造、储能电池材料生产、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三大产业,形成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链和锰精深加工的锰基功能材料产业链的“双链条”驱动格局。

园区内,贵州大龙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供应的四氧化三锰,经百思特加工为锰酸锂后,成为下游锂电池制造的核心原料。

“今年订单已经排到4月,预计全年总产值同比增长20%。”百思特总经理路杰说,“公司生产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电动工具、电动两轮车及低速电动车,主要销往广东、江西、湖南等地。”

百思特生产车间

大龙经开区的探索,让贵州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出现了新空间和新生态。通过产业聚能起势,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在这里爬坡过坎,迈向更广阔的商业星海。

目前,大龙开发区新能源电池行业规上工业企业14家,其中生产的高纯硫酸锰、镍钴锰三元前驱体、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材料石墨等产品不仅占据一定国内市场、还销往韩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认清产业选择所具备的禀赋条件十分重要。贵州确立了资源精深加工、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大数据电子信息、酱香白酒、现代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健康医药9个省级主抓的主导产业。围绕这9大主导产业,越来越多企业起步成长,走向世界。

以改革破障、锐意创新、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中赢得更大发展空间。

春耕时节,贵州磷化集团的磷肥系列产品,滋养着全国超四分之一的土地。国内每三辆磷系电池新能源汽车中,有一辆就装载着“贵州磷”。

这家围绕现代农业、精细化工、新能源“三赛道”布局的龙头企业,在融入产业链网中,成为多个细分领域的翘楚。

今年开年,贵州磷化集团旗下瓮福蓝天氟硅科技公司生产的首批90吨无水氟化氢产品出口老挝,标志着该公司在国际市场拓展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

贵州磷化集团磷矿及其共伴生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在全球首创磷矿伴生氟回收生产无水氟化氢技术,颠覆过去从不可再生的萤石矿中提出氟资源的技术路线。

贵州磷化集团磷矿及其共伴生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做实验

无水氟化氢技术的突破,让我国成为全球率先实现从磷矿中回收氟资源生产无水氟化氢产业化的国家。目前,贵州磷化集团已在全国建成21万吨产能,年产值超过20亿元。贵州磷化集团还进一步推出六氟磷酸锂等高端产品,为锂电池电解液的生产提供关键原料。

随着国发〔2022〕2号文件等开放政策渐次落地,贵州借力全面开放促进新动能快速成长。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构建起“陆海空”立体化国际物流通道,在全球视野中配置资源。

出台政策支持遵义建设省域副中心,打造对接成渝的“桥头堡”,进一步激活了区域协同发展的动能。位于遵义市贵州娄山关经开区(高新区)的双盛电气系统有限公司,为成渝地区的汽车制造商供应线束。“去年已向重庆市场供应48万套汽车线束,产值达1.41亿元。目前,公司年产能达到50万套整车线束。”公司总经理张元金说。

开放发展的大门越开越大。铁路专列持续打通对外开放通道,稳定开行黔粤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中欧(中亚)班列和中老班列,出口结构不断优化、货物品类不断丰富。

在贵阳国际陆港,一列列班列鸣笛启程:黔粤班列将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运往上海,中欧班列载着贵州吉利的汽车配件直达白俄罗斯明斯克,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将脱硫石膏运至越南……

空中走廊同样繁忙。贵阳龙洞堡机场新增加尔各答、莫斯科等国际货运航线,毗邻机场的“一局四中心”项目补齐了空港口岸功能短板,实现了货物“进口直通、出口直放”。出海,从少数企业的渴望变成了多数企业的目的地。

雅宝公司产品。(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管云/摄)

雅宝研磨材(贵州)有限公司(下称贵州雅宝)“拳头”产品——棕刚玉,去年产值突破亿元,今年的市场呈上扬趋势。

“精深加工设备从苏入黔,也是考虑到贵州出省向外通道在日益完善。”公司行政副总经理吴剑玲说,贵州交通网络越织越密,对外开放水平也不断提升,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便利。

2010年以前,贵州雅宝产品在黔完成粗加工后,又发往苏州进行精加工,主要是为了方便就近到上海港报关。2010年精细加工生产线搬到凯里后,产品在贵州厂区用货车装运后,就能直接送达广西钦州港出口。

“贵州雅宝在炉碧经济开发区构建起‘原料-成品-外贸出口’一体化发展的产业链。”吴剑玲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江婷婷

编辑 李雪雪

二审 管云

三审 岳振

相关文章
很多家庭关心!刚明确明年施行!
2025-04-15 23:08:00
豪森智能2024年亏损近九千万 ,营收规模、销售毛利率下滑
2025-04-15 11:43:00
从1颗锂电池到9大主导产业| 贵州快步融入“两个市场”
2025-04-14 13:47:00
宁德时代与蚂蚁集团/哈啰达成战略合作 围绕绿色智能出行等
2025-04-14 10:42:00
“强信心 促发展”微课堂·有声海报第二十八期
2025-04-13 23: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