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风劲吹泛共和盆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02:43:00    
村规民约修订征求群众意见。
将村规民约编排节目。本报记者 洪玉杰 摄

本报记者 洪玉杰

春风至,满目新。青海湖的浪花拍打岸线,高原上春的气息逐渐浓烈起来。

海南藏族自治州将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建设相结合,一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提振精气神的新风在泛共和盆地的田野间劲吹。

记者在乡间、在牧野、在村舍,记录到3个百姓故事,见证春风化雨中独属于高原儿女推进移风易俗的新风尚。

故事一:

好生活,要奋斗出来!

今年73岁的张兴德老人,又要开始忙活了。

作为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里的“元老”,张兴德靠着开农机的手艺,在家门口的农田里展示着“才艺”,今年村里600亩(1亩≈0.0667公顷)的昆仑14号良种繁育青稞地就是“舞台”。

张兴德生活在海南州贵德县河东乡王屯村,今年是他在合作社务工的第4个年头,一年下来能有20000元的收入,补贴家用足够了。

“在王屯村,不管男女老少,就没有闲着的人。”这是熟悉王屯村的人的评价。作为贵德县“三屯文化”之一,有着600年历史的王屯村,秉承着勤劳、互助、友爱的优良传统。“你家有事我便来、我家有事大伙来!”成为王屯村人刻在骨子里的信念。

凡有劳动能力,个个都闲不住。据不完全统计,王屯村是贵德县域劳务输出最多的村之一,572户2236人,大多有“一技之长”,在建筑公司做瓦工、木工、钢筋工等,很多村民还成为了“小老板”。

说起王屯村的变化,村党支部书记毕生龙用三个字概括:“没法比!”据介绍,村里很多从事瓦工、木工、钢筋工的手艺人,每日工资300至400元。按照一年中的半年工期计算,青壮年手艺人每年能挣5万元,加上合作社里的分红,收入7万元左右。

勤劳是一种美德,无论是在艰难的时候,还是生活富裕的时候,这种品德都可以在王屯人的身上看得见、品得到。

2024年7月,村民宋梅有了盖新房的计划。将情况报给村委会后,一通广播,左邻右舍不请自来,会瓦工的砌墙,会粉刷的刷墙、会木工的装修,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宋敏的五间大瓦房就完工了,除了买材料的钱,宋梅没有掏一分钱。

既要坚决对不良风气说“不”,又要坚定推行好风尚,绵绵用力,德润人心、化风成俗。2022年,王屯村新修订的《村规民约》,要求大家要爱护环境、尊敬长者、学法守法、邻里和睦、勤劳致富,一股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逐渐形成,焕发出春天新气象。

故事二:

婚俗“减负”,幸福“加码”

金银首饰不戴了,衣服数量减少了,就连婚嫁彩礼都是象征性的5000块钱。

今年3月10日,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塔秀乡贡哇村的才项拉旦喜结连理,得益于“村规民约”,“一切从简”让才项拉旦“轻装上阵”,给自己的幸福生活不断“加码”。

“结婚对于不少家庭来说是个大负担,我们这里先前甚至还有贷款结婚的现象,现在可好了,婚嫁开销减少了,群众身上的负担也轻了。”塔秀乡党委书记项秀说。

塔秀乡塔秀村是一个传统藏族村落,全村287户1395人分散居住在三个社。

项秀介绍,以前的塔秀,比阔气、讲排场、慕虚荣,高价彩礼挥霍浪费的攀比之风,让当地群众深受其害、苦不堪言。为此,塔秀制定出台破除陈规陋习、净化当地风气的村规民约。

从“不能喝酒、赌博、偷窃、打架”的村规民约雏形,到遵纪守法、生态保护、民族团结、婚丧嫁娶等4个方面的32条;从“五严禁一承诺”的制定,到“7531”工作法的实施,塔秀的村规民约被赋予越来越多的内涵,也汇聚起越来越强的内生动力。

以才项拉旦结婚为例,根据村规民约,彩礼一律不许超过5500元,送亲人数控制在20人以内,桌上摆放的东西,也要一律从简。

“换作以前,结婚的压力可不小呢,现在得益于村规民约,喜事办得毫无压力。我们一家人和睦共处,生活幸福。”才项拉旦说。就在年初,才项拉旦获得了大学生到村任职的工作,成为子哈村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员。

婚俗“减负”,幸福“加码”,为了让村规民约落地生根、见实见效,塔秀乡各村让群众成为村规民约的制定者、践行者,在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乡风文明建设、环境治理、经济发展等方面修订规则、细化约定,让每一名群众清楚知道什么该干、什么能干、什么能干成,不断传播正能量、引领新风貌。

故事三:

过去比财富,现在比教育

今年,家住共和县江西沟镇莫热村5社的多杰仁青又分到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奖励的100元钱。

虽然金额不多,但“含金量”不一般。原来这是村委会给重视教育、孩子学习成绩优异家庭的“特殊奖励”。当时村里的总结大会现场气氛高涨,作为代表,多杰仁青挺直的腰板将身上的藏服穿出了久违的“帅气”。

多杰仁青有四个孩子,三儿子周先加成绩优异,名列前茅,学校颁发的奖状一个又一个,装满了家里的一个装饰柜子。

2021年,多杰仁青新盖了四间房屋,有80平方米。多杰仁青跟父亲才让东主商量后,在客厅的最中间摆上了孩子的奖状。为了美观,专门花钱购买木框装裱起来,摆了满满一面墙,然后再一面、再一面,直到今天,整整三面墙上,大大小小的奖状、证书加起来有160多个。

“我只有初中学历,吃了很多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亏,现在看着孩子们你追我赶地比成绩,这今后的日子绝对会越来越好。”多杰仁青说。

3月29日,趁着放牧归来的时间,跟随江西沟镇党委书记仁青才让,记者走进多杰仁青的家,映入眼帘的那整整三面墙的奖状证书,震撼人心。

“母亲因为癌症过世,父亲才让东主常年生病,家里的经济情况不太好,以前还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好在孩子们学习成绩优异,只要家里能够支持的,全部让给孩子。”妻子尤拉吉说,家里经济再拮据,孩子们也有最全的学习文具。

“就拿过年说,原先家家户户相互攀比,水果、饮料、牛羊肉摆放满满一桌,摞得高的连对面坐的人都看不见。现在不一样了,家家户户都比教育、比精气神,浪费攀比的陋习得到遏制,镇党委政府还决定出台相关的奖惩制度呢。”仁青才让说。

《青海日报》(2025年04月13日 第1版:要闻)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相关文章
癌细胞喜欢的十种食物,有人一天吃七八种!自查→
2025-04-13 12:37:00
新风劲吹泛共和盆地
2025-04-13 02:43:00
被风刮倒如何自救?大风天气骑行安全指南请查收
2025-04-12 19:25:00
山水为卷 运动作笔 绘就春日安康
2025-04-11 09:41:00
乌鲁木齐高中生“智”解沙棘采摘难题
2025-04-10 11: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