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文化建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06:51:00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这一重要论述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文化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对文化本质的深刻把握,科学回答了文化建设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为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从内容上看,语言、文字、宗教、艺术、科学以及风俗习惯、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是构成文化的主要元素;从形态上看,文化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各有其形态、内涵和特点。人类实践活动不仅决定文化的生成,而且决定其性质和变革。人们以实践活动改变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身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同社会形态中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文化是不同的,社会形态变革对文化发展进步产生深远影响。

文化作为实践活动的产物,其实践主体是人。离开了人,文化建设便无从谈起。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充分体现了对人民群众历史地位的深刻认识和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把握。

人民精神生活、物质生活都富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内含精神世界的丰盈和安宁,文化建设要以人的发展为价值导向,提升人民的道德修养、精神境界、思想涵养、审美水平等。文化强国之“强”,最终要体现在人民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文化修养上。在物质生活更为丰富的今天,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新形势下,要大力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促进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富裕,更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人民的需要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价值所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是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也是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坚持的原则要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文化建设最广泛、最深厚的力量。人民需要文化,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创造核心在人,只有人民群众才是文化的真正主体,我们党领导和推动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着眼于人、落脚于人。

文化要繁荣,人才是关键。高素质人才是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文化建设,都要发挥好专业人才的支撑作用。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要把育人才、建队伍作为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统筹各类人才培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锐意创新的高水平文化人才队伍。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建立健全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文艺和学术评价体系,完善符合文化领域特点的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激励机制,营造识才、重才、爱才的良好政策环境。构建创新型文化人才培养生态系统,激励各类人才更好发挥作用、施展才华,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为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沈江平 作者系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相关文章
烟台高新区2025年戏曲进乡村活动正式启动
2025-04-30 13:54:00
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文化建设
2025-04-30 06:51:00
理论周刊·新论语|培育创新文化,可以向传统学什么?
2025-04-29 06:03:00
“五一”到重庆石柱,一秒入画!土家清明上河图《画说龙河》震撼回归
2025-04-28 17:41:00
云南首个旅居图书馆揭牌 开启“书香伴旅”新篇
2025-04-27 1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