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故居变形记:从洋火轮到学霸基地!网友:真会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0 18:09:00

提起徽州明清古宅,人们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出白墙黛瓦,错落有致的马头墙,以天井为核心的“四水归堂”,以及精致的砖雕、木雕、石雕。的确,在漫长的旧时光里,明清徽商们在他们的故里,修建了众多精美的建筑,许多都完好保存到了今天。徽州的村落常常依山傍水而建,注重风水布局,达到建筑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徽州古宅融实用、艺术、文化于一体,是明清徽商经济与儒家文化结合的缩影。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徽商故居,都符合人们的固有印象。朱宗怀是道光年间的大盐茶商,老家在安徽省泾县榔桥镇黄田村。朱宗怀父子在上海经商,生意十分兴隆。回家乡时,朱宗怀向母亲说起在外见闻,从未出过远门的母亲十分向往,尤其想看一看“洋火轮”。徽商着重孝道。为了满足母亲的愿望,朱宗怀与儿子商议后,在家乡仿洋船外形新建了笃诚堂,整个建筑像一艘逆流而上的洋船,在传统的徽州古建筑中非常特别。这条船,又称“洋船屋”,至今外观保留完好。内部有许多村民居住。
这座建筑位于绩溪县上庄村,是制墨圣手胡开文八房五世孙胡祥均在上海开办墨厂取得成功后回乡所建。红门楼和会客室的墙面、地面做成了红色水磨石,在当时非常新潮,整栋建筑中西合璧,特色鲜明。这是祁门县桃源村徽商陈继科出银10万两修建的大经堂,用今天的话来说,这可是个学霸培养基地。数百年来,这里培养出4个进士6个举人,可谓人才辈出。这是绩溪县仁里村程松堂故居,程松堂是仁里走出的巨商,热心家乡公益事业,倡新学,曾经资助胡适到北京报考庚子赔款官费生。如今,他的故居被改造成了一个直播间,专门卖徽州米酒。主播,都是来自仁里村的年轻人。同样在仁里村,这里曾是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外婆家,雕梁画栋的故居如今被改成了一个餐馆——红霞农家乐,招牌菜是石耳土鸡汤和胡适一品锅,远近闻名。
如果有空,去徽州走走看看吧。这些历久弥新的徽派建筑,不仅仅是国家级和省级文保单位,它们还无声见证着徽商的奋斗之路。季宇:徽商不仅是“历史”,更是“现实”!|徽商正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