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青岛精锐机械领跑行业细分领域——智慧阀门一滴见真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5 07:09:00    

走进位于青岛市即墨区的青岛精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车间,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13条生产线有序运转,机械手臂精准抓取毛胚料完成钻孔、攻丝等多道工序。

精锐机械依托三坐标、光学影像仪、轮廓度粗糙度仪一体机等先进的检测设备,以微米级的精度校验阀门尺寸,经过90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角座阀、隔膜阀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卫生医药、新能源、核工业等领域。作为一家高品质阀门生产企业,精锐机械凭借匠心制造,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等称号,拥有专利100余项,成为具有影响力的中国阀门制造商。

匠心铸基

精锐机械创始人张文利曾在青岛外经贸局下属公司工作。一次她为丹麦客商对接国内不锈钢球阀供应商的经历,使她立下了改变中国阀门产品质量的决心。

“批量提供的货与样品明显不符,用手就能把阀门拧裂,这就是中国产品吗?”丹麦客户气愤地拍着桌子,这一场景深深影响了张文利。

“必须造出让客户满意的中国阀门。”痛定思痛,张文利于2001年创立精锐机械。虽然起步是在设备简陋、人员稀少的“小作坊”内,但用真材实料造阀门却是张文利定下的纪律。有些企业为降低成本使用铸铁为原材料,精锐机械坚持用304不锈钢;有些企业省略材料检测,精锐机械则引入先进的光谱分析仪、万能实验机等材料检测设备,只为确保产品质量。凭借高品质产品和脚踏实地的作风,一年后,企业生产的第一款角座阀产品成功上市。

“虽然我们的产品质量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价格略低,但在当时国内很多企业仍然采用进口阀门,我们的产品无人问津。”为了打开市场,考虑到进口阀门存在维修期长、费用高等不便因素,张文利向客户承诺,凡出现问题的阀门,可先用新阀代替。就这样,凭借优质的售后服务,企业逐渐赢得了客户青睐。

精锐机械“品质+服务”双轮驱动,使生产的角座阀产品最终获得许多大厂的认可。2005年,公司注册ESG商标,正式走上了自主品牌发展之路,精锐机械也从一个代工小厂蜕变为行业“隐形冠军”。

当多数企业还在追逐产品“大而全”时,精锐机械则锚定高端流体控制赛道,产品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智脑赋能

在精锐机械的企业展厅,记者看到一款智能调节阀在流体模型中稳定运行。工作人员只需在系统控制面板输入目标指令,流体管道上的温度、压力传感器就持续向智能调节器传送数字电信号。很快,智能调节器便驱动执行单元自动调节阀门开度,精准控制液体的流量,达到人为设定的目标值。

“这是我们智能调节阀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场景,它区别于传统阀门的关键部分就是可以独立‘思考’,无论目前的运行状态如何,只要你输入指令,它就会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进行判断和调节,达到期望值。”精锐机械电控组经理吕永兴说。

给工业阀门装上“大脑”,是精锐机械从“制造”向“智造”的转变,也是企业决心投入研发力量解决客户痛点、难点的有效尝试。

2016年,一家印染行业的客户提出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不同批次的布料色差总是超标,能不能精准控制染料投放量来减少色差呢?”

原来,传统阀门主要通过手动来调节阀门开度,不仅误差率高,生产成本也增加不少。智能化发展是大势所趋,企业决定为阀门装上“智能大脑”,提高产品精确度。

吕永兴回忆说:“在研发智能调节阀时,最大难点在于调节器算法的稳定性。”

“因为国内无智能阀门的案例,我们只能参考国外进口产品,而核心控制系统只能靠自己研发。”于是,吕永兴带领团队拆解了30多种国内外高频电磁阀,经过上百次测试,筛选出一款响应频率可达50赫兹的高频电磁阀,作为调节定位器的核心执行部件。又经过8个月上百次的算法迭代,最终研发出一款具有压力补偿、脉宽调制、PID调节的动态补偿算法,使控制精确度达到0.1%,即“一千滴液体误差仅为一滴”的国际领先水平。

经过一年时间的测试,2018年,智能阀门正式投入市场,目前拥有九大系列千余款规格,出口66个国家和地区,申请国家专利37项,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我们对它的研发还将一直持续,不断更新迭代。”吕永兴说,目前智能阀门从基础版到全自动版,前前后后共升级了上百次。“我们已经成立了专项小组,加快研发与流体控制有关的电磁阀、传感器等配套设备,进一步提高智能阀门的可靠性。”

攻坚克难

工业阀门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多行业面临诸多新痛点,面对这种形势,精锐机械把重心转向不断攻克新的关键技术。

2022年,一家国内知名企业的求助揭开了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困境:其锂电池电解液灌装使用的是国外品牌的夹管阀,阀门胶套容易被电解液结晶腐蚀,导致阀门闭合不严,出现电解液泄漏等一系列问题,一般不到3个月就要进行清洗、维修、更换。这成为锂电池高效、低成本组装的最大障碍。

针对这一发展痛点,精锐机械立即安排研发团队深入锂电池生产一线,对国内外现有的电解液灌装控制技术进行系统分析比较,发现传统夹管阀设计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材质不耐电解液腐蚀,密封结构不合理等,极易造成电解液残留结晶导致阀门泄漏。

为此,研发团队开发出全新的直通式膜塞阀产品,直线的流路提高了阀门流量系数,结合特殊的通道抛光技术,减少了电解液的附着,通道不易结晶,还设计了特殊的密封结构,提高了阀门的密封性和寿命,解决了现有电解液灌装阀流量系数较低且结晶多、寿命短的问题。

“我们针对密封问题的解决主要采用了非金属—金属密封形式。”精锐机械研发经理姜华说,“关于密封膜片容易被腐蚀的情况,我们还通过对多种材料进行电解液浸泡实验,筛选出对电解液具有良好耐腐蚀性的改性聚四氟乙烯作为膜片材料。另外,阀门通道和密封结构设计,我们采用有限元分析和实验相结合,缩短验证周期,一系列难题被一一解决。”

在膜塞阀模型设计完成后,研发团队进行了密封性能试验、电解液腐蚀试验、强度试验和疲劳试验来测试其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膜塞阀使用寿命可达百万次以上,为客户降低成本超400%。凭借注液量稳定、操作安全等优势,膜塞阀在新能源锂电池电解液灌装企业得到广泛应用,逐步实现对国外阀门的替代。

随着企业持续发展壮大,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引起了国外企业的重视。2020年,国外某阀门企业提出数亿元并购方案,承诺将精锐机械纳入其全球供应链体系。张文利果断拒绝:“卖了企业,中国阀门就少了一个破局者。”她不仅没有因取得成绩而止步不前,还继续带领团队向核工业、航天等领域延伸。

2024年,精锐机械新厂区青岛易斯寰球流体控制有限公司投产,将逐渐实现年产1000万套智能阀门的产能,年产值可达10亿元;2025年,精锐机械老厂区新增3条自动化铸造线,年产能将达2400吨。

“工业阀门市场巨大,但目前国内三分之一以上的市场被国外企业占领,且大多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张文利说,“未来,企业要在高压、高频、高精度阀门领域持续发力,让‘中国智造’成为全球流体控制的标准制定者。”(经济日报记者 刘 成)

相关文章
【深度】汽车行业合力“反内卷”!
2025-07-05 13:03:00
青岛精锐机械领跑行业细分领域——智慧阀门一滴见真章
2025-07-05 07:09:00
港股上半年IPO集资额跃居全球第一,为近十年来同期第二高
2025-07-04 09:07:00
【光明论坛】外贸新业态催生发展新动能
2025-07-03 11:55:00
深交所正紧锣密鼓地谋划和落实创业板改革 上交所将推进科创板“1+6”改革举措和示范案例落实落地
2025-06-29 19: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