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兵
创新、人才、政策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备条件。我们不仅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而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还要明白最为关键的就是聚焦创新。
创新的主体就是好的人才,没有好的人才,发展只是空谈。
一座好的、有前景的城市不仅应该以完备的政策吸引人才,而且还要做到能够留住人才,这是一个长期过程。佛山要做到不光要引得进来人才,更要做到能留得住人才,这样才能让城市实现长久可持续发展。
自2016年从东北大学博士毕业后,我一直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从事先进金属结构材料的科研工作。2021年5月,我们团队一行5人以人才引进的方式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加入到季华实验室,专门从事钛铝(TiAl)材料基础与技术创新的研究与应用工作,旨在实现国产钛铝合金材料在我国航空航天、先进车辆、低空经济等战略领域工程应用的重大突破。
经过20余年的攻关努力,我们基本已经可以实现钛铝合金产品应用0到1的突破。但我们并不满足于此,迫切地希望科研成果可以进一步推广落地,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效。
恰逢此时,季华实验室向我们团队抛出“绣球”,不仅为团队继续开展钛铝合金研究与应用提供了科研经费,还为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提供了大力扶持。
一方面,我们被佛山求贤若渴的态度所打动;另一方面,我们也充分考量到钛铝合金产品在制造业发达的大湾区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决定加入季华实验室并全职开展科研工作。
在佛山工作、生活中的这几年,暖心周到的人才服务无处不在。
生活中,佛山会为人才团队提供购房补贴和生活配套津贴;工作上,季华实验室为我们的“轻质高强TiAl材料”项目提供了资助。
在各方的帮助下,我们不仅实现了钛铝科研成果从1到N的快速落地,而且目前钛铝产品也成功实现了孵化,加速了在佛山创新创业的步伐。
两年前,我们在佛山市南海区注册成立了广东季华钧泰新材料有限公司,公司在当年就获得了2023年度佛山市高新区高技术产业化创业团队项目的资助。目前,公司正在洽谈首轮投融资,预计于今年10月完成产线搭建,希望能够推动新型钛铝材料发动机气门在2025年实现规模化量产,切实打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新路径。
除了团队,个人在佛山的发展也有广阔空间。
以我个人为例,作为项目负责人,我获批“广东特支计划”科技青年拔尖人才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基金委青年提升人才项目1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项目1项,拿到第三届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青年科技奖、佛山市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而且也担任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理事第五届理事会理事、佛山市引才顾问等,这些荣誉都加速了我的成长。
今年,“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在全省掀起招才引智热潮,季华实验室也推出了不少高薪岗位。
目前,季华实验室非常需要有志之士的加入。我认为,一方面需要有经验的科研工作者加入,进一步充实季华实验室的智力资源;另一方面也需要一些刚毕业的年轻一代有志者的加入(包括一线工人),这些年轻人具有朝气、活力,能进一步助推实验室的发展。
如果有青年人才想要扎根佛山,来之前可以多了解佛山人才政策、人文环境,多利用好佛山的各项优惠人才政策,在佛山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舞台和舒适的生活。
(作者系季华实验室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部党支部书记、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