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滇缅公路珍贵档案首次发布④|重生:热血护路与精神永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9 18:33:00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血肉筑就抗战生命线——抗战时期滇缅公路档案文献图片展”于8月14日在昆明市博物馆首展。

本次展览由国家档案局、云南省委宣传部指导,云南省档案馆主办,昆明市、保山市、楚雄州、大理州、德宏州档案局、档案馆协办,90%的原始档案文献为首次公开。这些珍贵史料,再现了滇缅公路这一抗战生命线背后,中华民族在绝境中压不弯的脊梁与烽火中永不熄灭的信念。

即日起,云南省档案馆授权云南网、云南发布刊发本次展览中部分档案资料,我们将通过四期9组照片,带您以档案为舟,溯历史长河而上,触摸滇缅公路上跳动的民族脉搏。

今天推出最后一期

透过两组照片

讲述烽火中的滇缅公路上

炸不毁的民族脊梁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的召唤下,广大海外爱国侨胞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积极投身抗战,其中南洋华侨机工贡献尤为卓著。

图为南侨机工运输车队经过惠通桥

1939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危的时刻,近3200名南洋华侨青年响应侨领陈嘉庚的号召,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奔赴烽火连天的祖国。他们放弃优渥的生活,来到滇缅公路这条抗战运输生命线,冒着枪林弹雨为抗战前线运送军需物资,他们中有 1000 余人长眠在祖国的山河。

图为西南运输处1939年4—11月份南侨机工驾车肇祸表(1939年11月30日),从图表中不难看出,短短 4个月的时间里, 南侨机工在运输途中遭遇车祸多起,机工伤亡多名。

图为南侨机工在惠通桥老虎崖下

图为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代募的道奇汽车装配图

滇缅公路的运输黄金时期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从1940年开始,日军对滇缅公路发动了超过400架次轰炸,试图掐断这条“东方战场的输血管”。但炮火摧毁的是路基,却摧毁不了云南各族儿女的钢铁意志。

炸不断的生命线

图为1940年12月17日,滇缅公路运输管理局昆明办事处关于敌机轰炸功果桥受损情况的电

图为功果桥被炸毁情况

图为1941年,日军飞机轰炸滇缅公路交通咽喉惠通桥

敌机炸毁一段,立即抢通一段。被轰炸后的滇缅公路桥梁坍塌、路基崩裂、车队焚毁,但硝烟未散,公路沿线的民众、士兵、工程人员、南侨机工已冲向废墟,他们顶着空袭昼夜抢修,惠通桥被炸6次,重修6次;功果桥创下“7 天抢通”的奇迹。

图为功果桥浮桥试车情况

1942年5月缅甸全境沦陷后,滇缅公路的战略物资运输被迫中断。同年5月5日,日军逼近惠通桥西岸,我方守桥工兵及时将桥炸断,滇缅公路也被迫中断。

断裂重生

1943年11月,滇缅公路工务局按照《远征军交通整备计划》制订《滇缅公路抢修计划》,组建抢修总队,配合滇西反攻再次抢修滇缅公路。

1944年5月,滇西反攻战役打响,各族民工组成的抢修队沿途修复被毁坏的路基和桥涵,保证后续部队和物资的运输。

滇缅公路遗址。记者 管毓树 摄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至此,滇缅公路紧紧围绕着抗战,经历了抢修、军运、切断、复路的过程,完成了抗战生命线的光荣使命。

“血肉筑就抗战生命线

——抗战时期滇缅公路档案文献图片展”

正在昆明市博物馆展览中

欢迎广大市民前往观展

云南省档案馆 云南网 联合出品

特别鸣谢: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统筹:浦美玲

策划:曹璐 吴珺 张成 姬祥虎

编辑:王茜婷 刘曦靓 郭小煜

设计:蔡陈晨

【相关链接】

滇缅公路珍贵档案首次发布①|筑路:千难万险与万众一心

滇缅公路珍贵档案首次发布②|克难:工程奇迹与血肉丰碑

滇缅公路珍贵档案首次发布③|通途:“输血管”与“生命线”

相关文章
持续强降雨!未来三天,云南这些地方注意→
2025-08-21 18:12:00
滇缅公路珍贵档案首次发布④|重生:热血护路与精神永存
2025-08-19 18:33:00
雨夜中最温暖的守护 龙口公路中心24小时防汛抢险护路保畅
2025-08-18 09:22:00
云南民族画院郑和画院在晋宁区揭牌
2025-08-13 11:41:00
旅居云南·新云南人说 | 张宏丽:在洱海听风、在苍山谱曲
2025-07-25 1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