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集思录|高考静音模式彰显治理智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5 08:11:00    

海南省文昌市日前发布关于普通高考考试期间防止和减少噪声的通告,对高考考点周边建筑施工、社会生活、交通运输等活动的作业时间作出限制性规定,给高考考生营造安静的复习、考试和休息环境,防止和减少噪声污染的影响。(据《海南日报》6月3日报道)

高考将至,千万考生进入冲刺阶段。除了文昌,北京、广州、南昌、厦门、济南等地也启动静音模式。建筑工地分时段停工、考场周边禁鸣喇叭、商业场所禁用高音广播、将家庭装修产生的噪声纳入治理范畴……一项项细致入微的举措,形成从生产到生活的全链条防控网,为考生提供周到的保护。

静音模式体现治理智慧。一方面,各地在刚性要求中加入了弹性空间:济南允许重点工程经审批后夜间施工,但必须安装隔音屏障;南昌明确“工程抢修抢险例外”,避免因绝对禁噪导致民生工程停滞。这种实事求是、刚柔并济的管理方法,既保证考生不被打扰,也不影响城市正常运转。另一方面,多地治理方式正从单纯的行政指令转向社会协同。北京一些社区用“主动作为+多方联动”的实际行动,守护考生的安静空间,让备考家庭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当政府、企业、市民共同参与、形成合力,静音行动就从单一的考试保障,升级为城市文明的集体实践。

高考静音模式的价值超出考试保障工作本身。海南将禁噪期延长至6月10日,覆盖考生考后休整期;济南把工业噪声监管纳入常态化管理,形成“考试季严管+日常化治理”的机制。环保专家指出,高考禁噪的精细化措施,完全可以转化为城市噪声管理的常态标准。从这个角度看,静音模式不仅是守护一次考试,更是在培育公共利益优先的社会共识——施工单位为考生调整工期,市民主动降低广场舞音量,这何尝不是在为提高整个社会文明程度作贡献。

城市主动调低音量,让莘莘学子在安静的环境中复习、考试,让追逐梦想的脚步不被喧嚣打扰。愿这份由静音模式传递的温暖,化作考生笔尖下的从容答卷,更成为丈量城市文明的精神刻度。(关育兵)

相关文章
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述评之四
2025-07-20 17:43:00
济南刚刚发布预警: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小冰雹,伴有雷电+阵风10级以上,降雨时段来了
2025-07-20 12:22:00
南昌流湖镇自来水项目开挖半年未回填 路面坑洼影响出行
2025-07-15 16:21:00
太突然!知名品牌11家门店集体歇业,多名消费者反映储值卡无法退还
2025-07-14 16:34:00
近期已有多人被查,这种“速度与激情”可能构成危险驾驶罪
2025-07-11 11: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