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白酒降度数,圈年轻市场占国际舞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1 11:21:00    

  今年以来,新一轮“降度潮”席卷白酒行业,头部白酒企业相继入局,让一度沉寂的低度白酒重回大众视野。业内人士表示,低度化是白酒行业适应年轻消费群体和健康化趋势的重要尝试,或将成为行业新增长点。低度白酒在口感、饮用场景上更具包容性,有望打开国际市场和年轻消费者市场。未来,白酒企业推出的低度白酒产品能否在品质、营销和消费习惯上实现突破,将决定能否真正站稳脚跟。

白酒企业布局低度赛道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重视不断提升,低度白酒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数据显示,低度白酒市场规模从2020年约200亿元增至2024年约570亿元,预计2025年低度白酒市场规模将突破74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0%。

  里斯咨询发布的《年轻人的酒——中国酒类品类创新研究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潜在年轻酒饮人群高达4.9亿,年轻人酒饮市场规模达4000亿元。

  年轻消费者对于低度白酒的青睐度逐渐提升。某烟酒店老板表示,相较于高度白酒,低度白酒的动销相对更好。日常来看,消费者购买低度白酒的频率、人数都相对较高。

  在面对市场需求变化时,诸多白酒企业也在不断创新,以此来满足年轻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例如,五粮液将推出29度“五粮液·一见倾心”等契合年轻消费者口味和审美的低度白酒新品;泸州老窖28度国窖1573已完成研发,将择机投放市场。据悉,目前贵州茅台、山西汾酒、水井坊等白酒企业也在打造低度酒产品。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白酒行业正加速向低度化、多元化方向转型。

  广科咨询首席策略师沈萌表示,白酒企业相继降度,一方面传统酒类消费需求疲软,低度白酒可以形成结构性的价格区间下移;另一方面,年轻消费者是白酒企业关注的潜在主力消费群体,而年轻人对低度白酒更加偏好。

  白酒营销专家蔡学飞认为,白酒企业降度,根本上是消费者需求与饮酒习惯改变所导致。总体来说,低度白酒的利口性、舒适性与健康性相对更好,并且饮用方式多元,符合目前个性化、多元化饮酒趋势。

  业内人士表示,从高度到低度,白酒行业的这场“降度革命”既是应对市场变化的主动求变,也是挖掘新增量的战略布局。

打破白酒“低度=低质”成见

  虽然诸多白酒企业纷纷布局低度白酒赛道,但对于低度白酒,各方态度不一。白酒业内将低度化视为年轻化突破口之一,但市场似乎并不认同,网络上充斥着“白酒降度等于自毁风味”“兑水酒”“白酒舍本逐末”等言论。

  四川某白酒经销商表示,低度白酒是一个方向,但需要一个较长的培育过程。因为很多消费者还存在“降度就是掺水,度数降一倍,水掺一半”的想法,若要改变这种想法并不容易。

  对低度白酒有“成见”的人不在少数,原因还要追溯到上一轮降度期。当时,低度白酒在技术上就存在浑浊、寡淡、水解“三道坎”。通俗来讲,高度白酒降度会产生白色絮状沉淀,这些白色沉淀物主要是高沸点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和亚油酸乙酯的混合物。它们是白酒风味的成分之一,不去掉酒体就会存在浑浊现象,但若去掉就会削弱白酒风味,使得口感变淡,容易水解。

  很显然,在技术不发达的年代,部分酒厂对降度并没有太多经验,导致“白酒降度就是掺水”“低度=低质”的观念深入人心。

  时至今日,白酒企业的降度技术已有明显突破,比如泸州老窖采用“冷冻过滤+老酒勾调”降度技术,保障了酒体风味;五粮液则采用了双重蒸馏降度技术,优化饮后舒适度等。

  蔡学飞表示,低度白酒虽是行业转型的重要方向,但非万能解药。低度白酒在风味补偿等技术层面上,要攻克“低而不淡”的工艺难题;在市场层面上,需重构轻社交、悦己需求等消费场景与破除“低度=掺水”的认知偏见。在消费场景相对较少、消费认知稀缺的情况下,白酒企业势必要投入更多精力去培育市场。

多重难点待解决

  纵观白酒市场不难发现,白酒企业为俘获年轻消费者可谓是花样频出。但从最终的市场反馈来看,似乎并没有真正打动年轻消费者。这也使得尽管白酒企业在产品层面不断贴近年轻消费群体需求,但从本质上以及渠道上仍未撬动年轻客群心智,白酒企业对于年轻化布局的道路仍在探索之中。

  从市场来看,部分低度白酒产品创新多停留在酒精度下调层面,缺乏风味、场景及文化的深度重构,同质化现象显著。一位90后消费者表示,低度白酒很少喝,一方面是口感相对辛辣,入口比较难;另一方面是低度白酒缺乏自己的风味,有的产品喝起来更像是清酒。

  与此同时,渠道变革与区域差异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复杂性。业内人士表示,传统白酒依赖的烟酒店、商超渠道正在失效,头部白酒企业正通过场景创新构建竞争壁垒。

  在区域方面,数据显示,在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低度白酒的消费增速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大多数地区,低度白酒的市场拓展还需要一个培育的过程。

  沈萌表示,低酒精度是年轻消费者的偏好,但不意味着低度就一定会有年轻消费者买单。企业仍需要从更多角度关注年轻消费者饮酒的行为偏好。低度白酒将会随着年轻人不断成长为主要消费群体而成为重要的酒类市场组成部分,但如果缺少差异化特色,也很难满足年轻群体的需求。

  业内人士表示,低度化不应该只是白酒企业品牌年轻化的表层策略,而是要以消费者为中心,在技术、场景与情感价值等维度构建壁垒。若在未来低度酒赛道缺乏差异化表现,可能难以突破同质化困局。

  在产业变革的十字路口,头部白酒企业凭借技术储备、品牌势能和渠道资源占据先机,但新兴品牌仍有机会通过精准定位、场景创新实现突围。低度白酒能否撑起酒企的新未来?答案在于产业全链条的“深耕细作”,当技术壁垒被逐一攻克,当市场教育完成代际传递,当行业标准划定品质底线,低度白酒或许才能真正从“潮流”进化为“常态”,成为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相关文章
白酒降度数,圈年轻市场占国际舞台
2025-07-21 11:21:00
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突破50万亿元;电影暑期档单日大盘票房再破2亿元丨消费早参
2025-07-21 07:19:00
亏损无止境!诉讼计提预计负债,顾地科技上半年或亏3.84亿元!扣非7年亏逾12亿元
2025-07-17 12:02:00
统筹发力化解融资难和放贷难
2025-07-17 06:49:00
上蔡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严打非法营运 守护运输安全
2025-07-15 12: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