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阳光315丨76岁大爷“再创业” ,抖音直播间购鹿茸菌包之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0 18:43:00    

2025年3月19日,四川仁寿县76岁村民代大爷向《阳光政务》栏目反映,自己在某平台直播间看见“鹿茸菌高回报种植”宣传,涌出了”再创业“的念头,于是花费1.2万元购买600包菌包及配套药品想要在家开启鹿茸菌的种植路。可最终因种植出的菌类产量不符、形态异常等问题,仅收回1650元本钱。

零技术创业高价包回收!

“零基础、零技术,只要几平米就可以实现创业,并且还包成果回收···”这些广告宣传,你听着心动吗?而这些话让76岁高龄的代大爷听进了心里,“我一心想靠勤劳致富嘛。”2024年8月,代大爷刷手机短视频时,一个来自贵州的“鹿茸菌种植高回报”的电商直播项目让他看到了致富的门路,于是他爽快的留下了联系方式。“对方还承诺,菌包可以长三茬儿,每次可以产出约2两5,产出之后他们以330元每斤回收。”代大爷掐指一算,按计划总共可以卖7万多,“就算能卖2万也不错。”

于是2024年9月1日,在双方谈妥的基础上,一位崔姓技术人员带着600包鹿茸菌包来到了代大爷家,布置好鹿茸菌包后,按照合同,代大爷向对方支付了1万元现金,随后又花了2000元购买了对方推荐的药品。之后的日子,代大爷按照这位崔姓技术员的指导开始种殖这600个菌包,并耐心等待收成。

首次收成即暴露问题

2024年11月中旬,菌包首次产出20余斤鲜菌,晒干后仅9斤。代大爷按商家的要求寄至指定回收点,却被告知仅5斤合格,共获1650元回收款。代大爷从家里抱出一个大箱子,里面装着满满一箱干燥的菌类,形态各异,少量菌类长得像鹿角,大部分类似灵芝的模样。“这个就是他们给我退回来的,说是不合格。”记者见到,纸箱上的寄出地址写的是“江西上饶”,但电话号码被隐藏,至于不合格原因无从知晓。

除了菌类的形态与当时电商直播间里宣传和展示的不一样以外,让代大爷疑惑的点还有很多,“自从去年11月份生了一茬儿以后,这些菌包就再无动静。我总共花了12,000元钱就只卖了1650块钱回来,而且经常给他们打电话都无人接听,还老是换电话号码。”

商家推诿与专家揭露

代大爷多次尝试终于拨通了崔姓技术人员的电话。对方的回复是:收成有差异属于正常情况,可能和生长环境有关系,可以补发菌包。至于为何会长出那么多不同形态的菌类,崔姓技术员的回复依然是“可能是环境影响导致变异。”这样的解释代大爷不认同,“当时送菌包来的时候,他们看了我们这里的环境和水质都说特别好,特别适合,并且整个种植过程中都是在他们的视频指导下完成的。”

综合各个环节,代大爷觉得疑点重重。对此,记者联系了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研究员何晓兰,对方指出:鹿茸菌属于高密度工厂化种植产物,需要恒温恒湿车间和专业技术支持,普通农户根本无法通过家庭种植实现量产。直播间展示的“丰收场景”实为工厂流水线作业,与农户种植条件截然不同。至于为何会有不同的形态,极有可能是因为商家发来了几种菌包。

随后代大爷通过手机查询发现,电商平台上干燥的鹿茸菌售价仅几十元/斤,而合同约定的330元/斤的回收价明显虚高。何晓兰进一步分析,商家可能是混发多种菌包,利用农户信息不对称实施欺骗。

代大爷:“创业”要谨慎!

由于76岁高龄的代大爷并不特别擅长使用电商APP进行购物,目前已经不记得当时下单的电商直播间名字。但记者从代大爷签订的这份“菌种购销合同”上见到,出售方是一家名为“贵州好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记者通过天眼查查询到,该公司的法人代表与代大爷手中鹿茸菌包收据的收款人名相同,也就是当初亲自给代大爷送来菌包并和代大爷一直联系的这位崔姓技术员。不过当记者通过电话向对方求证此事时,对方的答复却模棱两可。

目前,代大爷已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此事,事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何晓兰提醒农户:种植前应咨询农业部门或专业机构,签订合同时需核实企业资质,切勿轻信“高回报”承诺。若已受骗,应保留证据并及时报警。

风险提示

建议公众警惕以下特征项目:

•承诺“稳赚不赔”、高额回收价(如鹿茸菇660元/公斤);

•要求预付大额合作款但无正规合同保障;

•技术指导仅通过远程沟通,无实地服务;

•后续以“不合格”为由推责并索要额外费用。

相关文章
阳光315丨76岁大爷“再创业” ,抖音直播间购鹿茸菌包之后……
2025-03-20 18:43:00
修路修桥有多少工资
2025-01-19 00:51:18
农户编码看哪里的
2025-01-16 22:29:54
邮政可以办哪些贷款
2025-01-12 19:18:47
精扶贷是什么
2025-01-10 11: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