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区南宁路51号楼楼长张培军多年来义务为社区居民维修电器赢赞誉
人物名片
张培军
年龄:42岁
身份:南宁路51号楼楼长
“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就一直把这份义务维修的工作做下去,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帮助。”
张培军
在市北区阜新路街道的南宁路社区,活跃着一位深受居民喜爱的“明星”楼长——42岁的张培军。他凭借精湛的电工手艺和热忱的为民之心,成为邻里心中的“呼必应” 大叔。8年来,他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免费为社区居民维修水电及各类电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与担当,温暖着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张培军帮助居民维修电路。
2017年时一次偶然的经历,成为张培军社区志愿服务之旅的起点。“有一次我路过社区,看到几位社区的女工作人员正在往墙上钉宣传牌,却怎么也弄不好。恰巧我家里有工具,我就回家拿来工具帮她们钉好了。”张培军回忆道,“南宁路社区大部分居民楼建于20世纪80年代,住户多为老年人。我平时喜欢钻研水电维修,就想为大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这次经历让张培军发现社区在一些基础建设和维修工作上存在需求,而自己恰好可以贡献一份力量。于是,从2017年开始,张培军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参与社区服务,并义务帮助邻居们维修电器。
2022年,因岳父久病卧床,妻子又突发急症,张培军为了照顾家人,不得已辞去工作,申请了社区的公益性岗位,“家里亲人患病后,我感受到来自多方的温暖,也想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从那以后,张培军全心投入到为社区居民服务的工作中,无论是公共区域的设施,还是居民家中的小电器,只要有需要维修的地方,都能看到张培军忙碌的身影。他用自己的双手为社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也赢得了越来越多居民的认可和信任。
张培军之所以擅长维修水电,源于他在通信公司的工作经历。他持有电工证,多年从事电工岗位,熟知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在水电维修方面专业知识扎实、经验丰富。除了水电维修,一些小电器故障他也能轻松解决。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培军的热心举动逐渐被更多人知晓。邻居们家中有电器维修问题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张师傅,你看看我家这灯怎么不亮了?”“张师傅,我家电路有点问题,能不能帮忙看一下?” 面对邻居们的求助,张培军总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张培军的维修服务范围越来越广,帮助的居民越来越多。他不仅技术好,还特别耐心、细心和热心。有一次,他在青岛理工大学附近修管线,敏锐地察觉电线的绝缘层居然带电。“这种情况很少见,如果修理人员缺乏经验,操作时就可能遇到危险。”张培军说,他立刻寻找到漏电之处,杜绝了安全隐患。
在为居民家维修电路时,张培军总是格外细心。他不仅仅满足于解决眼前的问题,还会仔细检查其他线路,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有一次,南宁路51号楼的一位老年居民在楼长群里发消息,称刀闸不好用,想换成空气开关。张培军看到消息后,立刻前往这位居民家中帮忙。换完空气开关后,他和老人闲聊,得知老人家中的水龙头和电热水器有漏电的情况,他立刻主动帮忙,给设备接上了地线,消除了安全隐患。老人对他的细心和负责赞不绝口。
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张培军不断学习新的维修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型电器不断涌现,维修难度也越来越大。但张培军并没有因此退缩,而是主动去学习、去钻研。遇到不懂的问题,他会向专业的维修师傅请教。就拿居民家卫生间的射灯来说,之前他从未修理过这种类型的灯具,因此专门去灯具市场向维修师傅请教,学到了一种快捷的维修方法。这种钻研精神,让他的维修技术不断提升,也让居民们对他更加信赖。
张培军的热心和真诚赢得了居民们的认可。当南宁路51号楼重新选举楼长时,社区领导和邻居们一致想到了张培军。大家都相信,以他的为人和能力,一定能够胜任楼长的工作。在众人的推举下,张培军接过了楼长的重担。
成为楼长后,张培军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更重了。他所负责的楼一共有65户居民,其中大多数是60岁以上的老人。许多老人行动不便,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张培军不仅要负责维修工作,还要关心老人们的日常生活。哪位老人家的电路出了问题,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下水道堵了,他不嫌脏不嫌累,帮忙疏通;灯泡坏了,他免费帮忙更换。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他为居民维修的次数有上千次。
社区里有很多老人独自居住,生活上需要有人照顾,精神上也渴望有人陪伴。张培军对这些老人格外关注。51号楼的刘爷爷就是一位独居老人,已经90多岁高龄了。过年过节时,张培军都会主动上门看望他。“慢慢就熟悉起来了。有一次老人拉着我的手,让我不忙的时候到他家去找他,他一个人在家比较孤独。”从那以后,平日里只要有时间,张培军就会去刘爷爷家陪他聊天。由于刘爷爷耳背,两人交流时会遇到困难,这时,张培军就会把想说的话写给老人看。
社区里租户也比较多,其中不乏一些外来务工的新市民。这些新市民在社区里生活,遇到困难时往往不知道该找谁帮忙。张培军用实际行动让他们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去年春节假期的一个晚上,一位租户家里的电路突然出了问题。大过年的,找维修师傅非常困难,这位租户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张培军。张培军接到求助后,二话不说,立刻拿着工具上门,经过一番检查和修理,终于解决了电路问题。租户感激不已,想要付钱表示感谢,却被张培军婉言拒绝。他说:“大家都是社区的居民,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随着张培军在社区里的名气越来越大,找他维修的居民也越来越多。面对日益增多的工作量,他从未抱怨过,总是尽心尽力地为每一位居民服务。邻居们都说:“张师傅真是大好人,给我们修东西不收钱,还倒贴零件钱,我们心里很感激。”面对居民们的感谢,张培军总是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其实没什么,举手之劳而已。”
除了担任楼长和免费为居民维修电器,张培军还是社区志愿服务团队的成员。只要社区有需要,他总是随叫随到,为居民提供各种帮助。他的热心和专业,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也为志愿服务团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每天,张培军都会忙碌在社区的各个角落,哪里有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张培军总是随身携带一个“万能”工具包,包里的螺丝刀、小电钻和各种型号的钉子等工具,在他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解决了居民们一个又一个生活难题。
在接受青岛早报记者采访过程中,张培军的手机铃声不断。走在社区的路上,遇到的居民都会和他主动打招呼。张培军的善举不仅温暖了社区居民的心,也在社区里营造了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主动参与到社区的志愿服务中。“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就一直把这份义务维修的工作做下去,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帮助。”张培军坦言,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社区变得越来越好,让每一位居民都能感受到社区的温暖。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刘文超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