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地直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今年48岁的王占野带领社区助老员团队,用专业与温情为附近社区老人提供陪伴和养老服务。
社区养老服务能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享受照护,并保留社交圈和生活习惯。该中心由政府提供场地,招标引入第三方公司运营,将养老服务“嵌入”社区,提供“家门口”的便捷化、个性化、多元化养老服务。2023年投入使用后,逐渐成为附近社区老年人的“幸福驿站”。
王占野和同事们的日常工作,不仅是维护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行,更重要的是陪老人们聊天谈心、进行休闲健身等活动。他说:“陪老人‘唠嗑’特别有意义,能让老人们知道有人愿意听他们分享,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陪伴。”
如何让老人吃到方便、可口、健康的饭菜,也是王占野和同事在助老工作中经常思考的一件事。他们精心制定营养均衡的菜单,烹饪时注重软烂适口、低盐少油。老人们可以到养老服务中心用餐,王占野和同事也会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门。
从送餐、送货,到助浴、协助老人进行房屋适老化改造,王占野的团队不断拓展服务边界,尽力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日均服务近百人次。
2024年,人社部发布了一批新职业、新工种,“社区助老员”作为一项新工种位列其中。全国有更多像王占野一样的助老员走进社区,用专业与温情提供“家门口”的养老服务。
王占野表示,他和同事将继续以更优质的服务,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乐享晚年,让“夕阳红”更加绚丽。
4月24日,在四平市地直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王占野(中)和同事与老人进行益智游戏,预防认知症。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4月24日,在四平市地直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王占野在惠民超市分拣商品,准备为一名不便出行的老人送货。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4月24日,在四平市地直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王占野(左)向老人介绍中心情况。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4月24日,在四平市地直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王占野(左一)与同事为老人盛午餐。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4月24日,在四平市地直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王占野(左)指导一名老人打乒乓球。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4月24日,在四平市地直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王占野(左)为老人盛午餐。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4月24日,在四平市地直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王占野(左)与同事为老人试用理疗仪。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4月24日,在四平市地直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王占野(右一)打扫棋牌室卫生。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4月24日,在四平市地直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王占野(右)指导一名老人使用健身器材。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4月24日,在四平市铁西区华宇城·熙和园小区,王占野为一名居家老人送餐。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4月24日,王占野从四平市地直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出发,为一名居家老人送餐。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4月24日,在四平市铁西区的华宇城·熙和园小区,王占野(左)在一名有意进行房屋适老化改造的老人家中,讨论设计扶手的安装方式。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4月24日,在四平市地直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王占野(中)和同事与老人进行益智游戏,预防认知症。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