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良田果园!看墨玉如何把黄沙变成“绿色银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3 20:12:00    

央广网墨玉8月13日消息(记者郭璁悦 通讯员赵飞)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新疆墨玉县各防沙治沙点,郁郁葱葱的树苗果苗、吐絮的棉花……昔日的不毛之地正蜕变为“绿色银行”。这场治沙攻坚战中,群众与企业携手发力,在锁住黄沙的同时,更蹚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新路。

昔日黄沙变成“绿色银行” (央广网发 赵飞 摄)

群众带头 沙漠里种出“致富林”

8月的玉北防沙治沙点,微风拂过,杨树、柳树的叶子沙沙作响,樱桃、杏李等果苗虽未挂果,却已舒展枝叶,透着勃勃生机。谁能想到,半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寸草难生”的沙地。

努尔巴格村村民阿布都热合曼·阿布都合力力是这片沙地的“开拓者”之一。今年年初,扎瓦镇将7000亩沙地承包给6个村,鼓励村民开荒种植,阿布都热合曼主动请缨,承包下1160亩地。

“政府给了好政策,水、电、路都通到了地头,滴灌设施也帮忙规划,我们只管用心种。”他说,从平整沙地到铺设滴灌,再到选苗种植,每一步都凝聚着汗水。

玉北防沙治沙点,群众搭设葡萄架 (央广网发 赵飞 摄)

治沙之路从不是坦途。“第一年最难,风沙天一来,刚种下的苗就可能被吹走。”阿布都热合曼回忆,有次刮起大风,他和工人们顶着风沙在地里抢救树苗,手脚被沙粒磨得生疼,却没人叫苦。

“这些苗是‘宝贝’,种活了,沙地就能变绿洲,我们也能有收入。”凭着这股韧劲,他们一次次补苗、管护,如今这片沙地种植了樱桃、杏李、杏子、苹果等28种果树,苗木成活率达到89%,看着满眼的绿色,阿布都热合曼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沙地变绿的同时,也带来了“金山银山”。在阿布都热合曼的带动下,50名村民在这里实现了固定就业。买买提阿卜杜拉·麦麦提敏就是其中之一,他负责葡萄架架设和田间管理,每月能拿到5000元工资。

“以前靠种几亩薄田过活,收入不稳定。现在在家门口上班,既能照顾家人,又能看着沙地一点点变成果园,心里比蜜还甜。”他笑着说,脚下的沙地正在变肥沃,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

企业发力 科技赋能沙漠“焕新颜”

如果说群众是治沙的“毛细血管”,企业则是推动治沙规模化、科学化的“主力军”。在墨玉县,多家企业扎根沙漠边缘,用技术和资本撬动生态变革,让治沙既有“生态效益”,更有“经济效益”。

玉西开发区的3.4万亩棉田里,工人们忙着施肥、打顶 (央广网发 赵飞 摄)

玉西开发区的3.4万亩棉田,是企业治沙的生动注脚。眼下正值棉花生长的关键期,大片棉株上挂满了饱满的棉桃,工人们穿梭其间,忙着施肥、打顶,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这片地以前全是沙,我们承包后先改良土壤,再铺设滴灌,今年开始种棉花,预计亩产300公斤。”和田光华元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树银介绍,棉花种植不仅让沙地披上绿装,更通过雇佣当地群众务工,带动了周边就业。

喀瓦克乡的红枣基地里,河南全林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忙着红枣苗补栽及施肥工作。作为墨玉县引进的治沙企业,全林农业已在沙漠边缘“啃”下1.3万余亩沙地,完成平整、打井和种植工作。

“我们计划总投入3亿元,打造红枣产业,向沙漠要效益。”公司负责人谷全林说,目前一期已投资4000多万元,从土壤改良到种植管护,每一步都靠科技“护航”。

喀瓦克乡的红枣基地里,河南全林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忙着红枣苗补栽及施肥工作 (央广网发 赵飞 摄)

基地里“固沙剂+有机肥”的改良方案让人眼前一亮。固沙剂遇水反应后形成肥料,既能固定流沙、保持水分,又能提升土壤肥力;土地“养肥”后,采用杯苗育种配合拱棚培育,不仅拉长了种植季节,还让红枣苗成活率大幅提高;智慧灌溉系统精准控制每一株苗的用水量,地面覆盖的草布则减少了水分蒸发……一系列科学手段,让节水与丰产并行。

“改良后的沙地长出了壮苗,我们管护起来更有干劲了。”谷全林说,这些技术让沙漠种出优质红枣成为可能。

生态效益之外,经济效益同样可观。全林农业的项目已带动周边400人至500人就业,村民人均月收入约4000元。“以前沙漠是‘包袱’,现在成了‘财富’。”正在基地务工的村民艾合买提·尼亚孜说,他在这里负责红枣苗管护,收入稳定,还学会了科学种植技术,“以后就算自己种地,也知道该怎么种了。”

绿进沙退 共赴生态富民新未来

群众主动参与,企业积极投入,墨玉县的治沙成果不断显现。据统计,全县计划治沙13.87万亩,目前已完成7.53万亩,占2025年8.55万亩任务的88%,其余土地也已完成平整和滴灌铺设,即将迎来新的绿色生命。

随着防沙治沙工作深入,绿洲不断向沙漠推进 (央广网发 赵飞 摄)

在墨玉县,群众与企业的双手紧握,正共同编织着一幅“沙退绿进、绿富同兴”的壮美画卷,让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绿色奇迹不断延续。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文章
无猪也能开证?河南一地严查
2025-08-22 15:06:00
河声丨“衙门作风”要不得
2025-08-19 16:04:00
平阴县年内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优质企业10家以上
2025-08-19 13:35:00
良田果园!看墨玉如何把黄沙变成“绿色银行”
2025-08-13 20:12:00
河南洛宁:交通安全进乡镇,共筑乡村平安路
2025-08-13 11: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