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对交易对方的资信状况缺乏充分了解,可能导致合同签订后对方无能力或故意不履行合同,给守约方带来经济损失。
对交易对方是否为适格主体的认识不清,若与无合同主体资格的内部部门或已注销、撤销的企业签订合同,将可能导致合同无效。
对担保人和抵押财产的具体情况疏于审查,担保人可能不具备担保能力,而抵押财产可能存在重复抵押或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
口头变更合同后未用书面形式确认,未及时行使法定抗辩权利,合同条款语意模糊易产生歧义。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未能及时行使抗辩权利,可能导致自身权益受损。
合同条款不明确或存在歧义,容易导致双方理解不一致,进而引发纠纷。
合同缺乏专人管理而超过诉讼时效,可能丧失法律保护的机会。
企业印章使用不规范以及授权不及时收回,可能导致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无权代理或越权行为。
合同价格风险主要因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形成的风险,可能导致承包商报价不准确,索赔机会小,亏损风险大。
合同结算方式风险主要包括合同中约定采用的定额及取费、结算总价降点率、结算件审核时间、结算件审核程序、结算件审减额扣款、合同外调价方法、结算争议解决方法等。
未按照合同或委托,对执行过程(质量、进度、物流等)缺少跟踪控制措施或控制不力,未对采购业务办理保险或未及时索赔或理赔等,导致采购物资损失或无法保证供应。
未恰当履行并购交易合同或协议,导致诉讼纠纷或公司利益受损。
销售合同中,销售价格、收款期限条款等违背公司销售政策,损害公司利益。
招标人签订背离招标文件实质性内容的合同,中标单位转让或肢解后转让招标项目导致开标无效,无法实现项目目标,甚至造成损失和引起法律纠纷。
未及时签署外包合同,或条款约定不明确,未能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导致出现纠纷,或使企业形象受损。
采用标准文本的,选择文本类型不恰当;随意删除、简化标准合同文本条款,或未根据具体情况将未涵盖内容以特殊条款的形式进行补充。
不明确的条款、缺乏必要的附件、违约责任不明确等,都是典型的法律风险。
合同订立风险、合同履行风险和合同纠纷处理的风险,涉及合同主体资格审查、合同文本起草、合同审核及合同审批签字盖章等环节。
这些风险因素需要企业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以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企业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