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什么是大地水准面它有什么特性(又快又准地测量“湖南高度”|似大地水准面是个啥?)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2 09:18:48    


【编者案】测量地球上某点的高度,就叫“高程测量”。

比如修建一条大型水渠,入水口要比出水口高,水流才能畅通;但两个水口隔着几十上百公里,凭直觉判断不了谁高谁低,在水口选址时,就得拿着仪器测量一番。

在现代社会,高程测量是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一项基础工作,工程建设、矿产勘探、智慧城市、航空安全、导弹发射等诸多领域都离不开它。

为了又快又准地测量高程,人类发明了各种手段。湖南省正在进行的“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提升项目”就是其中之一,这里面的故事,我们将用三篇文章来讲述。

本篇,先说“似大地水准面”是个啥?别看这个词汇拗口,背后可藏着很多有趣知识。


谈到“高”,就必须有基准面。

我们说“房间里的皮球弹起2米高”,是以房间地板为基准面起算,皮球高度为2米。

如果皮球飞出了窗户,引起楼下广场上的人惊呼,“天上有个球,怕是有几十米高”,此时基准面又变成了广场地面,相应的高度值也就变了。

在测绘学中,“高度”被叫做“高程”。似大地水准面,就是高程测量中常用的基准面。

它到底是个啥呢?我们先做词根拆分,“水准面—大地水准面—似大地水准面”,再逐一解释。

水准面:古人已经玩得很溜了

往盆里倒水,待其静止后,水体表面就是一个水准面,又称“水平面”。

不管怎么摆弄摇晃水盆,只要保持一段时间静止,水面又会回到水平状态。用庄子的话说就是,“水之性,莫动则平”。

古人利用水的这一特性进行高程测量。唐宋典籍中,就记录了一种叫“水平”的测量仪器,如下图所示:

宋代《武经总要》所载“水平”改正图(冯立升绘制)

“水平”的核心组件,包括一个凹槽,三个规格相同的浮木。

往凹槽里注满水,漂在水面上的三块浮木会始终处于同一水准面上。浮木上有齿孔,好比步枪上的照门准星;从一块浮木上的齿孔去瞄准另两块浮木上的齿孔,所形成的视线,就是一条与水准面平行的直线。

“水平”还要搭配两根“度杆”来使用。两根“度杆”一样长,上面有完全一样的刻度。

上图,是在测量AB两点间的高差。测量者透过“水平”浮木齿孔先观测A点处度杆的刻度值,记录下高程为a,再观测B点处的度杆的刻度值,记录下高程为b;ab的差值,就是AB两点的高差。

用同样方式,还可以得到B点到C点、C点到D点的高差。

如果想知道从A到D有多高,只需要把A—B、B—C、 C—D的各段高差相累加。这种一站一站累计高差的方法叫“水准测量”,一两千年前的中国人和罗马人就会用,今天仍然在广泛使用。

明朝一个叫张五典的人,用此法测出了泰山的高度。

古人没测准泰山高度?基准面不统一导致的误会

张五典,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他和大科学家徐光启亦师亦友,是古代科技史上的名人。

张五典在山东做官时,多次赴泰山考察,对古书记载“泰山高者四十里”的说法产生了怀疑,于是发起了泰山测高工程。

这次测量,用了一种便携式水准仪,其结构示意图如下:

(图/张江华)

中学物理课本告诉我们,水准面是受地球重力场影响而形成的。重力场还催生了另一个自然规律,“铅垂线始终垂直于水准面”。

上图水准仪,悬挂在环上的竖线充当了铅垂线;竖线下系着横杆,横杆在静止时与竖线垂直、扮演了水准面的角色。

个中详情细说起来挺啰嗦,不再赘述,我们只需要知道,这个仪器也是利用水准面原理制作的。另外,它也得搭配两根“度杆”来使用。

张五典主持的这次测量,也用到了水准测量法;作业过程挺细致,每隔五尺就测一次,从山下到山顶共测了一千多次。最终测得的泰山高度,换算成现代单位约为——1146米。

今天我们知道,泰山海拔高约1533米。张五典给出的数据少了300多米,是不是有点离谱?

其实,这是基准面不统一导致的误会。

今天人们说泰山高1533米,是以海平面作为基准面。张五典测出的泰山高度,则是以“山下”某处为起算基准。后世学者分析认为,张五典说的“山下”,应该是泰山脚下的一天门,此处海拔约350米。照这么一换算,张五典给出的数据与现代测量结果相比,只有大约三四十米的偏差。考虑到当时的科技水平,张五典算是测得很准了。

这个故事,也说明了统一高程基准面的必要性。

大地水准面:重力描绘的地球肖像

德国人利斯廷在1873年提出的“大地水准面”,是测绘史上第一个被广泛接受的高程基准面。它跟本文主角“似大地水准面”,只差一个字了。

什么是“大地水准面?测绘教科书解释为,“与海平面重合并延伸到大陆内部的水准面”。

这句话有点烧脑,我们还是从这个解释中的“海平面”谈起吧,毕竟大多数人对这个词汇不陌生。

中学地理课本说,“海平面代表了海水的平均高度”。海洋虽然是个连续水体,但各处海域的海平面并非一样高。

比如斯里兰卡附近的印度洋海平面很低,冰岛附近的北大西洋海平面很高,二者的高差将近160米(也有说法是“约190米”)。这类明显的隆起区和凹陷区,全球海平面上还有好几处。

图片来源/《趣味地震学》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地球重力分布不均匀所致。有些海域下方的地球物质密度大,海水受到的重力大,海平面就会低一些;反之,则会高一些。

海平面也是水准面——俗称“水平面”,但它凹凸不平还呈曲面状,是不是很反直觉?其实呢,水准面本来就不是平的。我们往盆里倒水形成的水准面看起来平,是因为它的尺寸不够大,看不出表面的曲线和凹凸罢了。

可能有人要问,“海面平隆起区的海水,为什么不往凹陷区流?”

因为海平面(以及所有水准面)是重力等位面,无论隆起或是凹陷区,表面任意单个质点的重力位能都是相同的,所以能维持平衡。所谓重力位能,指物体因为重力作用而拥有的能量,单位为J(焦耳)。

也就是说,水准面不是水珠子组成的,而是由重力“构成”。重力无处不在,因此水准面可以上天下地钻山入石。在地球内外部,存在无穷尽个水准面。

其中有一个水准面最贴近地表,最适合作为高程测量基准面。它的一部分和海平面重合,另一部分位于大陆内部,它就是“大地水准面”。

上图中,蓝线是大地水准面与海平面重合的部分,黄线是大地水准面伸入大陆的部分。无论蓝线还是黄线上,任意单个质点的重力位能都是相同的,所以它们属于同一个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它是重力描绘的地球肖像。

大地水准面夸张示意图。互联网上,这张图被讹传为“脱水版地球”,其实不然

似大地水准面:能用数学公式表达的高仿版大地水准面

高程测量离不开各种计算。作为高程基准面的大地水准面,如果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达,那测量工作就方便多了。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大地测量学界采纳了无数前人和后人智慧。其中有两个人,不得不提。

一个叫斯托克斯,英国人。他在1849年宣布,“只要知道一个水准面上的重力值,我就可以算出这个面的形状”。

他还给出了具体推算公式,就是著名的“斯托克斯公式”。

斯托克斯,著名物理学家、数学家

那个时代的科学家,已经能够测量重力值。但他们运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大地水准面形状时,却遇到了长期无法解决的“密度问题”和“插值问题”。

直到1945年,苏联学者莫洛金斯基提出:直接采用地面重力观测值确定地球表面形状及其外部重力位。该理论避开了“密度问题”,才算解决了上述难题。

用莫洛金斯基这套方案计算出的水准面形状,逼近大地水准面却无法等同,故称为“似大地水准面”

在海洋区域,似大地水准面和大地水准面是重合的;在平原地区,二者只有几厘米的高差;在山地区域,二者高差最大不过4米。

似大地水准面最初用来研究地球形状,后来人们发现,它结合卫星测高技术能快速准确地测量高程,极大方便工程建设等诸多行业。

在此背景下,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提升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成为国家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的重要一部分。个中详情,将在后两篇文章中介绍。


参考资料

1、冯立升.中国古代的水准测量技术[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0

2、张江华.明末测量泰山高程及其所用方法[J].中国科技史料.1995

3、方俊.重力测量与地球形状学[M].科学出版社.1975

相关文章
运动鞋用什么胶水粘
2025-01-24 19:09:18
煤气罐的气体是什么
2025-01-24 19:06:19
手上带的黄金都有什么
2025-01-24 19:01:48
什么牌子奶瓶消毒器好
2025-01-24 19:00:48
蒸发器是什么意思
2025-01-24 18:5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