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生命中最少有一座城池让其留恋一生、惦念一世。
这第一座对于所有恋念故土的中国人来说,无疑便是故乡。
但对于背井离乡的人,除了故乡,便是那座愿意容纳他的城市。
我虽然算不上是一个背井离乡的羁旅客,但也算是一只浮生候鸟,对于我来说除了故乡,最羁绊自己的一座小城市,便是高埗。
在我的印象里,高埗镇是一座寒暑城。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
我的父母都是进城打工的农民工,而我寒暑假之时也会被他们带在身边,也就是他们打工的这一座城市,东莞市高埗镇。
寒暑假期间,我都会待在这座城市。
年幼时的我虽不能像父母一样寻些差事以贴补家用,但家中内政我是一点也没少沾。
说起来也好笑,以我如今的厨艺,虽不能成为星级饭店的大厨师,但到大排档掌勺也不成问题;倒有些和客家的男人少进厨的大男子主义思想相违背了。
不过,违背了也好,或许这也是一种进步,对新时代男女平等思想的一种追求进步。
谈及家务事,菜市场便是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之地。
我的家乡是个小县城,所以家乡的菜市场对我来说不过是街边的小摊贩,各家门前摆,然后各扫门前雪,倒也干净卫生。
但高埗的菜市场不一样,高埗是大城市中的小城市,供养着二十一万人的口粮,和几千人的小城镇自然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高埗的菜市场是一个大集市,而这个大集市便是我对高埗的第一印象,也是我与高埗的第一次相见。
一日之计在于晨。
每天踏着第一缕阳光穿梭在人潮人海的大街小巷来到熟悉的菜市场买一份一日之口粮成为我每日的必修课。
按照以往,我总是会低着头听着那熟悉的砍价声踩着毫无章法的步伐走进菜市场。
不知道的肯定会以我是不是自卑,羞以见人才会做出这般举动。
不,当然不是,我这样做完全是为了避开地下那坑洼的积水和腐烂的菜叶,以免踩在到自己的脚下黏糊糊的让自己难受和厌恶。
这并不是说我有多高贵,我相信每个人的反应都会像我这样,这只是出于人类向往美好的本能意识而不是什么人性丑陋的问题,倒也无需介意。
不过,今日的我不会再像以往般低着头走着踉跄的神奇步伐而是选择以昂首挺胸的姿态大阔步的走进菜市场。
因为它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全面性的、全方位的变化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变化。
它的第一个变化便是地上的积水和烂菜叶终于不会那么碍眼的冲击着我们的视角影响着我们的大脑下达那些让人看起来啼笑皆非的动作指令。
没错,那些让人讨厌的积水和烂菜叶消失了,就像是治理多年的黄河水突然清了一样。
再有便是市场上的菜品种类丰富了不少数量也增多许多,以往若是不早些到市场别说选择菜品了,就是那些常买的菜也因数量不足而扑空,当然这句话说的那是凭粮油票换购物质缺乏的年代,但菜品选择少些倒是实打实的实情,至于数量那真的是去晚些只能求购些次残温饱肚子;不过这都是前些年的事情了,如今我所生活的区域便增建一个叫冼沙同富市场的菜市场,解决了菜品种类不够丰富的问题和数量不足的问题。
小之以大见,偌大的一个高埗,二十一万人口,其光流动人口便达十一万之数,没有足够的温饱之粮如何能包容下这二十一万的人口呢?
衣食住行最是能知晓人之常态生之所需,如此菜市场的变化便是最好体现一个城市生活水品的状况。
而它的变化也是城市建设者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