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处理“老赖”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当事人应在判决生效后的两年内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申请时需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生效法律文书、申请执行人的身份证明等材料,委托他人代为申请的,需同时提交委托代理手续材料。
法院受理后,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要求其在指定的期限内履行义务。
如果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义务,法院有权查询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并根据情况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执行对方的财产。在被执行人是自然人的情况下,法院可以在保留其家庭生活所必须的费用后,扣留、提取其部分收入。
在执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达成和解协议,对履行方式、期限等进行重新约定。
如果被执行人存在欺诈、胁迫或者不履行和解协议的情况,当事人可以申请恢复对原判决生效文书的执行。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可根据情节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将其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义务的信息向其所在单位、征信机构以及其他相关机构通报。
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被执行人将面临一系列限制措施,如限制高消费、限制乘坐飞机、高铁等。
当法院无法直接送达法律文书给被告时,会采取公告送达的方式。公告送达是通过法院的公告栏、被告的住所地或者通过报纸、信息网络等媒体上刊登公告,通知被告前来接收法律文书。
一旦公告发出并经过法定期限(通常是60日),即视为送达完成。如果被告在规定期限内仍未出现,法院将依法进行缺席审判并作出判决。
法院可以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包括银行卡、房产和车辆等,并采取拍卖等手段来清偿债务。
法院还可以对老赖实施司法拘留,若其行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可能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院会限制老赖的高消费行为,包括限制乘坐飞机、高铁等,并禁止其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
综上所述,法院处理“老赖”的措施多种多样,旨在通过法律手段强制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并对其进行信用惩戒,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