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什么是吸收公共集资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15:15:17    

吸收公共集资是指 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通过公开宣传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而实际上可能并不具备合法的投资项目或足够的还款能力。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特征包括:

1. 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2. 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

3. 可能涉及虚假宣传、诈骗等手段。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一种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建议公众在参与任何集资活动时,务必谨慎甄别其合法性,避免上当受骗。

相关文章
今天,一起说声:谢谢你们!
2025-08-19 07:38:00
7月份河南省金融运行情况公布
2025-08-16 09:13:00
“苏超”处罚决定!
2025-07-07 12:18:00
银行创新应严守合规底线
2025-06-17 07:34:00
仅8.5%公众高度警惕AI“幻觉”,老年人陷“双低”困境
2025-06-10 08: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