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涡阳属于哪个省(安徽涡阳县的由来)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3 08:33:39    

涡阳的地理位置。位于安徽省北部,为亳州市下辖县,淮北平原腹地,辖20个镇、3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83个行政村(社区),总面积2110平方公里,城区规划面积94平方公里。全县户籍人口173.45万人,常住人口为116.2万人。涡阳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涡阳县城市照片

涡阳县的区位交通。与豫、鲁、苏三省毗邻,古有“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之称,省道S309、S238、国道G344汇聚县城,合徐、商阜、宁洛、德上、亳蒙五条高速横贯境内;青阜铁路纵贯南北,建设中的亳蚌城际高铁、徐阜高速交汇涡阳;距亳州高铁南站仅35公里,路网纵横;涡河自西向东穿境而过,通江达海;与正在建设的亳州机场咫尺相邻,立体式快速交通网络初步形成。

涡阳涡河

涡阳县的文化底蕴。涡阳是一座圣贤先哲人才辈出,历史悠久文脉昌盛的文化名城,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诞生地,素有“老子故里·天下道源”之美誉;尹喜、伍子胥、范蠡、张良、嵇康等灿若星辰的历史名人,先后在涡阳创造了不朽的文化。境内拥有道教祖庭天静宫、道源国家湿地公园、东太清宫、尹喜墓、嵇康墓、范蠡墓等文物古迹及景点。涡阳县生态环境优良。是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长三角百佳旅游休闲名城。境内涡河、包河、淝河等水系发达,道源国家湿地公园鱼虾丰美,水鸟成群。这里是宜居宜业的胜地、健康长寿的福地。

涡阳老子庙

涡阳县物产资源丰富。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全国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义门苔干、涡阳大豆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义门苔干清乾隆年间列为贡品,高炉家系列白酒评为中国驰名商标。糖醋蒜、熏牛肉、粉丝等特色农副产品美名远扬。境内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保有资源储量23.03亿吨,查明资源储量23.65亿吨,其中预测资源储量4.68亿吨;建筑石料用石灰岩保有资源储量209.82万立方米。

涡阳博物馆

涡阳县历史沿革。商朝,涡阳县境属于畿辅。周朝,武县境属陈、胡两国。春秋,县境分属楚、陈、宋国。战国,县境属楚地。秦朝,县境分属谯(今亳州)、铚(今临涣)、相(今淮北)三县。汉沿秦制,县境跨泗水、汝南两郡,属豫州。西汉初,泗水郡更名为沛郡,邻37县,县境分属苦、铚、城父、山桑、扶阳(旧福宁镇)和汝阴(今县南部属汝南郡)等县。改属汝南郡。三国,县境属魏国。南北朝时代,县境屡遭兵燹,隶属北魏。北魏黄兴元年,山桑改名涡阳县,涡阳得名即自北魏始。《魏书•地形志》:北魏景明(500~503年)设涡阳郡,为原山桑地,属谯州,孝昌中废,后县境数易其主。


隋文帝,县境丹城并入临涣,后改涡阳县为淝水县。唐代,县境属河南道亳州,跨谯、汝阴两郡,玄宗天宝元年山桑县更名为蒙城县。宪宗元和九年从亳州割临涣归宿州。北宋,县境三真、谯、城父、蒙城等七县属亳州,隶淮南路。宋南渡后,县境属金。金将蒙城改隶寿州。元朝,仍属亳州。明洪武初,废城父县并亳,与蒙城县同属凤阳府,直隶南京。清代亳州、蒙城属颖州府,宿州属凤阳府,县境分属凤阳、颍州两府。县城一座。同治帝准安徽巡抚乔松年、两江总督曾国藩、亲王僧格林沁奏请,从亳州东部划出13保96圩,从阜阳北部划出4集25圩,从蒙城西部划出15保45圩,从宿州南部划出19保46圩,设立新县。以原雉河集为县治,循北魏之“涡阳”钦定县名,赐名“涡阳县”,属颖州府。

民国元年,废颖州府,县隶属安徽省。民国三年,涡阳县属淮四道(道驿驻凤阳)。民国二十一年废道,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涡阳县。民国二十九年,后改属阜阳专署,辖涡阳县。1940年,成立涡北抗敌联合会(涡北民主政府)和涡北县委。1945年2月,改涡永县为雪涡县。1947年,在县境东建宿蒙县,设涡亳县、涡阳县。1948年5月20日,涡阳全境解放。1949年3月,撤销雪涡县、涡亳县、涡阳县、宿蒙县,恢复原涡阳县,隶属阜阳专员公署。1952年,阜阳专员公署辖涡阳县。1996年,撤销阜阳地区行政专员公署,改设阜阳市,仍辖涡阳县。2000年,设立地级亳州市,辖涡阳县。

涡阳的地质地貌。县域82.4%的面积河间平原,部分地区形成零星湖坡洼地和庄户地。境内涡河横界东西,将县境分为涡南、涡北两个自然区域。县境17.6%的面积为黄泛区平原,分布在涡河两沿。县境内地势平缓,呈不规则的四边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面高程平均海拔26.5-33.5m,地面自然坡降为1/9000。境内有涡河、西淝水、北淝河、包河四大水系,流域面积计2100平方公里。涡河北自然区有龙山、东山、西山、石弓山、郭独山齐山、辉山。零星分布在涡河以北,占地总面积6.22平方公里;其次为涡河南北南岸河间平原,是县境最主要的地貌类型,南片在涡河与西淝河之间,北片在涡河与包河之间。

涡阳水资源丰富。县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于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为809.8mm,降雨多集中于7~9月份,约占全年平均降雨量的53%。水资源总量为6.45亿m³,其中地表水总量为3.72亿m³,地下水总量为3.64亿m³。涡河治理完成后,涡河沿线新建17座沟口涵闸,改变涡河流域“有水无防”的历史。通过加强河道疏浚工程、涵闸拦蓄工程建设和水资源管理工作,水资源无序开发利用的状况得到有效改善,涡阳县雨洪水资源利用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涡阳县是历史文化名城。曾为“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老子、尹喜、伍子胥、范蠡、黄石公、张良、嵇康等灿若星辰的历史名人在涡阳活动过。老子故里的天静宫老君殿,大殿正中供奉着道家文化的创始人老子、文始真人尹喜和东华帝君三位先哲的巨型铜像。天静宫周围有老子出生地古流星园和九龙井遗址,有被称为圣母亲尹氏的墓冢。西阳集西侧的范蠡墓,是越国大夫范蠡与西施合葬之所。三国时,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墓,位于石弓镇东嵇山南麓。石弓山附近的遗履桥,是黄石公为考验张良气量,三次将鞋丢于桥下,均被张良拾起,为其穿上。黄石公将《阴符兵法》授于张良的故址。涡阳县境内还有陈抟老祖的卧迹,捻军首领张乐行故居和捻军会盟旧址、城隍庙、英公祠、马家公馆、嵇康阁等文物古迹。

涡阳天静宫景区。距县城中心五公里。为纪念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老子而修建。此宫南临涡河,三面环绕武家河(古之谷水),北枕龙山之峰,可谓抚山枕水之地,钟灵毓秀之乡。天静宫始建于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始称老子庙。宫内东有天齐庙、问礼堂,南有流星园、圣母殿、九龙井,西有太霄宫、玉皇殿,北有三清殿等。此外,灵官堂、诵经堂、钟楼、井亭、客房、道士舍、庖、库庾、厩,无不毕具。楹柱有一百多个。占地三千亩,食业数千人。

涡阳革命烈士陵园。前身为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涡阳县城北,北邻涡河,于1951年始建。经两移馆址,至1976年与涡阳花园合并后,命名为涡阳革命烈士陵园。在纪念馆内陈列了22位英烈传略及1654名烈士的英名录。纪念馆囊括了四代烈士的光辉历程,包括: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陵园的正门,一条南北向的主干道笔直伸向革命烈士纪念馆,道路两旁银杏古朴、雪松挺拔。陵园内按建筑物分为瞻仰区和游览区。瞻仰区包括革命烈士纪念馆、革命烈士骨灰堂和革命史料陈列室。游览区以荷花池、曲桥、亭子、回廊等建筑群体为中心。

涡阳高炉家酒,产于涡阳县高炉镇高炉酒厂。高炉酒在汉代就很有名,当时有“汉三杰闻香下马,高炉酒十里飘香”之誉。该酒曾在清乾隆年间“南洋评酒会”上获奖。目前远销日本、新加坡等地。高炉家酒产品主要有"高炉"、"高炉家"、"和谐年份"等三大系列,高、中、低档9个品种。相传高炉酒始于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教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明中后期,张氏先人三公经商发家后开坊酿酒,并传世后人。

高炉家酒历史悠久,可上溯2000多年前,早在春秋时期,道教鼻祖老子曾沿涡河顺流而下,行至高炉,见此处土肥水美,民风淳朴,于是欣然驻足,开坊烧酒,而"老子家酒"的美誉也随着涡河水广为流传。东汉,枭雄曹操击退袁绍之后,在高炉潜心练兵,为犒赏三军,特建高炉数座,酿出美酒以解将士训练、征战之疲劳,高炉古镇也由此得名。清代,末代清帝溥仪曾写下"汉三杰闻香下马,高炉酒十里飘香"。

涡阳义门苔干,具有“色泽翠绿,响脆有声,味甘鲜美,爽口提神“之特色,故以”清新素雅“著称于世,主产于涡阳县义门镇沿涡一带。苔干是一种由莴苣状的植物加工成半干品蔬菜。清乾隆年间曾作为贡品纳入宫廷,故得名为贡菜。义门苔干含有17种氨基酸以及糖、粗蛋白、钙、钾等多种矿物质,是稀有天然绿色食品。传说最早只有老子故里太清宫流星园种植,不做菜吃,专为医病所用。苔干生长较为娇贵,需立秋育种、霜降收获、生长期仅有75天、井中泡芽、育苗、打垄移栽,至于加工技术,那是一绝,打叶刨皮、利刀出菜,把握时光,通风晾晒。义门苔干在民国时期就在湖广、南洋一带享有盛名。

涡阳干扣面,是涡阳的一种独具风味的面食,以煮熟的黄豆芽作铺垫,配以蒜汁、葱花、味精、胡椒、食醋、香油、酱油等为底料,煮熟的面条如雀巢一样覆盖其上,再以油榨辣椒作上料,充分搅伴以后即可。干扣面成为涡阳街面上的一道迷人的风景,有过往商贾来涡必吃干扣面、“不吃干扣面枉来老子故里”之说。

涡阳的义门熏牛肉是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义门镇的特色美食。义门熏牛肉制作出来的牛肉形状整齐,颜色鲜红,香鲜无比,且味透易嚼,入口即烂,美味极佳,十分畅销。涡阳义门镇是回民聚集的地方,所以食牛肉是这里人们的习惯,义门人摸索出了一套熏制牛肉的方法,形成了风味独特的牛肉食品。传说熏牛肉做法与韩伯俞有关,韩伯俞是后二十四孝的孝子之一,据说他自幼就对父母极为孝敬,每每外出归来,都要为父母买两个烧饼,中间夹一块卤牛肉,让其母品尝。久之,涡阳义门一带的百姓便仿效韩伯俞的做法,凡闺女走娘家、儿子外出归来便买上一沓烧饼夹熟牛肉,作为孝敬父母的礼物,并形成风俗,历代相传。

涡阳的高公糖醋蒜是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高公镇的特产。高公糖醋蒜清洁、卫生,营养更丰富,鲜香脆嫩、酸甜适度,口味独特、回味无穷,堪称“中华美食一绝”。“高公糖醋蒜”系列产品是老子故里----安徽涡阳著名特产,已有200余年的历史;该产品是由老张家独特的祖传秘方,历经数代人的不断创新与改革,采用传统科学生产工艺,精心闷制而成,彻底改变了水泡蒜腌制;其新颖独特的老张家坛闷蒜更清洁、卫生,营养更丰富,鲜香脆嫩、酸甜适度,口味独特、回味无穷,堪称“中华美食一绝”,被世人荣称为“闷蒜世家”!

涡阳的义门羊肉汤,羊肉汤馆大多位于义门镇清真寺回民区,主要是回民经营羊肉汤为主。最具特色的店是“大将羊肉汤”,该店老板姓李,小名叫将军,因此叫“大将羊肉汤”。在亳、涡、蒙都开有分店,生意非常红火。“羊肉汤”,主要原料以羊肉、羊骨头配以十余味中药材文火长时间熬制而成。吃时配以时令新鲜蔬菜、粉丝等,色香味美,久经不衰,在皖北颇享盛誉。

涡阳烟草,明万历年间由西印度洋群岛传入中国。涡阳的烟草种植始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解放前,涡阳烟草种植面积数千亩,是当时远近闻名的烟叶产区,品种有“花旗烟”、“娥眉俏”、“太平板”、“歪把子”、“老来红”等,今多已失传。建国后,国家在涡阳县设置了烟叶收购站,隶属中国烟草工业公司,主要品种有“红心一号”、“长脖黄”、“老来红”、“白肋烟”、“草新5号”、“襄颖一号”、“许金四号”、“潘元黄”、“红花大金元”等。涡阳烟草的特点是叶片大,色泽好,油量高,香味浓,是生产中、高档香烟的主要原料。

涡阳的捻军歌谣,是流传在亳州市涡阳等地颂扬捻军起义的民间歌谣和故事。爆发于皖北地区的捻军起义,是清代咸丰、同治年间的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起义,历时18年之久,转战于皖、鲁、豫、苏、陕等10个省区,歼灭清军及地方团练十万余人,有力地配合了太平天国和北方各地的人民起义,给清朝统治以沉重打击,也为此后1911年的武昌起义提供了宝贵经验。捻军起义的发祥地在涡、亳、蒙,活动中心在雉河集(现今涡阳县城)。涡阳建县即为镇压捻军而设置。捻军的主要首领都出在涡阳、蒙城等涡河沿线诸地,尤以涡阳为主。因此,在涡阳民间广泛流传着颂扬捻军起义的歌谣,一百多年来代代相继流传不辍。

涡阳的范蠡墓,位于在安徽涡阳县城东南15公里,范蠡、西施死后就合葬在西子河畔的范蠡墓内。1981年载入《中国名胜大词典》,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叫范蠡孤堆,位于涡阳县西阳镇西,原属蒙城县。清光绪年间《安徽通志》说:越大夫范蠡墓在涡阳东南范蠡村。《蒙城县志》说:范蠡墓在县西五十里,湖水环绕,墓浮其中,高苦土山,上建庙宇,内塑范蠡西施像并有松柏密林覆照,异常壮观,行者皆瞻望凭吊焉。范蠡,字少白,春秋末政治家,越国大夫。他助越灭吴后,功成身退,偕西施游齐、鲁,一度为齐相,改名鸱(音翅)夷子皮,不久又离齐,治产经商,成为巨富。十九年中,三致千金,散而复聚。晚年寄居于陶朱里,号陶朱公。因其人品高尚,善于理财,后被道教尊奉为财神。

相关文章
胡塞武装称美军多次空袭也门阿姆兰省
2025-04-29 01:44:00
2025上海车展:流量退潮后,车企选择回归价值
2025-04-29 00:43:00
三大展览+趣味互动!安顺市博物馆“五一”精彩不停
2025-04-29 00:34:00
晟恺壁挂炉售后服务热线号码-全国各售后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2025-04-29 00:03:12
欧尼尔集成灶24小时全国售后热线实时反馈-今-日-资-讯
2025-04-28 23:59:14